2023中国健康城市科学学术年会
—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健康城市专委会与中国地理学会健康地理专委会学术年会
(第三号)
发布时间:2023-09-06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

健康地理1.jpg

随着全球环境变化的加剧,城市人口健康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在未来建设中,《“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共建共享、全民健康”,对于城市健康发展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愿景。健康城市是落实“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重要载体和全球城市研究的前沿方向。

为交流健康城市的研究进展与实践探索,讨论学科交叉创新研究机制与教学方法,形成跨学科健康城市研究网络,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健康城市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理学会健康地理专业委员会首次联合征稿,举办“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健康——健康城市研究与规划实践展览”。


一、展览宗旨

为更好地响应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中国新时代健康城市发展建设,以研究成果与优秀设计呈现交叉学科研究背景下的健康城市建设发展历程与未来研究方向,通过对于先进经验与成果的展示,提升跨学科科研实践基础,促进健康城市相关理念与实践的加速推进。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健康城市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健康地理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协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际地理联合会健康与环境专业委员会(IGU Commission on Health and Environment)


三、组委会主席

杨林生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健康地理专委会主任委员

王 兰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长聘教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健康城市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四、展览概况

展览时间:2023年10月26至11月6日

展览地点:同济大学C楼地下展厅


五、参展要求

参展主题:以“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健康——健康城市研究与规划实践”为主题,以健康城市研究规划相关的城乡规划学、地理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医学、公共卫生学、生态学、环境心理学、社会学等多角度多学科交叉研究设计成果,提倡开阔的科研视野、国际化的研究视角、创新性的科研设计思维等,能够反映现有健康城市及健康中国发展成果和方向。

作品门类:科研成果、实践项目、学生竞赛、企业展示

表现形式(包含但不限于):

(1)科研成果:针对城市空间、人居健康等主题进行的实证研究、专著与已发表重要论文、发明专利、政策分析报告、研究报告等。

(2)实践项目:以“健康城市”“健康人居”为理念的建筑、景观和规划项目,包含已经建成或在建的实践项目,如康养医院、健康校园、 老龄化共享社区等,健康街道、健康公园、城市绿道、疗愈滨水空间或自然保护地等。

(3)学生竞赛:以学生个人或团体参加国家或国际级规划、建筑、景观设计竞赛,并取得奖项的概念性、创新性健康规划设计项目。

(4)企业展示:以“健康城市”、“人居共享”等概念提供相关科研技术或设计服务的企业、传感器生产商以及产出产品或完成项目。


六、投稿要求

投稿作者需提供作品清晰JPG或PDF展板、视频(不大于500M)等,与作品介绍信息(包括作者、团队、项目或科研成果介绍、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如下表)打包为压缩文件。

文件命名方式为:作品门类+名称+单位,请于9月28日前发送至邮箱TJ230915@163.com。

下载登记表:

“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健康——健康城市研究与规划实践”投稿信息登记表.docx

微信图片_20230906235757.png

七、展览联系人

许晓青 副教授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

电话:15221054026

邮箱:TJ230915@163.com


八、会议联系人

尹 杰 助理教授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

电话:15921516046

邮箱:jieyin@tongji.edu.cn


顾丽娟 助理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电话:18186510910

邮箱:gulj@igsnrr.ac.cn


版权所有:© 2001-2012 中国地理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70663      传真:010-64870663
      E-mail:gsc@igsnrr.ac.cn
备案/许可证号码:京ICP备18020997号-6
技术支持:北京智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