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地理学会(华北地区)学术年会在聊城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24-4-27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

4月19-21日,2024年中国地理学会(华北地区)学术年会在聊城举行,会议主题为“绿色低碳·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来自全国50余所高校与科研院所的近300名专家学者齐聚聊城,共话新时代地理学高质量发展。本届年会由中国地理学会主办,中国地理学会华北区域代表处、聊城大学承办,北京地理学会、天津市地理学会、河北省地理学会、内蒙古地理学会、山西省地理学会、山东地理学会以及山东省高校地理相关院(系)协办。

图片


4月20日上午举行了会议开幕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周成虎研究员,俄罗斯工程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首都师范大学宫辉力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华北地区代表处主任、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李小娟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地理科学类教指委主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贺灿飞教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张兵研究员,天津大学宋照亮教授,山东师范大学韩美教授以及聊城大学副校长白成林教授,北京地理学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李京教授,北京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副部长蒋卫国教授,天津市地理学会理事长、天津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孟广文教授,天津市地理学会秘书长、天津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胡蓓蓓教授,河北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丁疆辉教授,河北省地理学会秘书长、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孙雷刚研究员,山东地理学会理事长、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院长王成新教授,山东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程钰教授,山东地理学会副理事长、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院长张保华教授,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张仲伍教授等领导和嘉宾亲临现场或以远程视频形式出席。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华北地区代表处主任李小娟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文明兴衰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倡导共谋绿色发展之路,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指导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学科,地理学应勇立潮头,塑造新优势、展现新作为;作为“世界一流学会”和“中国特色一流学会”建设的探索者,中国地理学会将创新办会模式,积极打造学会区域学术活动的示范品牌,团结带领全国广大地理工作者,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聊城大学副校长白成林教授代表聊城大学向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他表示,聊城大学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密切关注全球环境变化,在气溶胶与气候变化、湿地生态环境、高分定量遥感、土壤碳氮循环、资源利用与区域发展等领域形成鲜明的学科科研特色,为服务国家黄河战略贡献了聊大力量。聊城大学将持续加大科研投入,优化科研环境,提升地理、资源、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水平。会议开幕式由山东地理学会副理事长、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院长张保华教授主持。

图片

李小娟副理事长致辞


图片

聊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白成林教授致辞


开幕式后的大会报告环节,会议特别邀请周成虎院士、宫辉力院士、贺灿飞教授、张兵研究员、宋照亮教授、韩美教授先后围绕“大科学时代的地理学研究”、“气候变化-二元水循环-地面沉降-调控方案”、“经济全球化与产业迂回升级”、“高光谱遥感及其在地理环境调查中的应用”、“全球变化下的陆地碳氮硅耦合循环及其碳汇效应”、“黄河下游自然保护地高质量发展研究”等主题做了学术报告。大会报告分别由贺灿飞教授和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高连如研究员主持。


图片

周成虎院士作大会报告


图片

宫辉力教授作大会报告


图片

贺灿飞教授作大会报告


图片

张兵研究员作大会报告


图片

宋照亮教授作大会报告


图片

韩美教授作大会报告


4月20日下午,会议进行了分会场学术报告交流。5个分会场分别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区域高质量发展与双碳战略”、“自然地理学与资源可持续利用”、“人文地理学与区域低碳发展”、“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方法与应用”为主题,86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进行了口头报告,与会者围绕地理学应如何发挥学科优势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会议闭幕式由北京地理学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李京教授主持。山东地理学会理事长、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王成新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


为了给广大会员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更广泛、更便捷的学术交流平台,提供更精准、高质量的服务,2013年,在设立区域代表处的基础上,中国地理学会创建了区域学术年会制度。过去10年,华北地区学术年会先后在天津、济南、石家庄、忻州成功举办,充分显示了中国地理学会以及华北地区各省市区地理学会作为学术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区域内科研、教育和管理单位进一步密切合作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同时扩大了地方地理学会在省际间的交流,密切了学会间的联系与合作。


联系我们

中国地理学会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主页网址:http://www.gsc.org.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

版权所有:© 2001-2012 中国地理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70663      传真:010-64870663      E-mail:gsc@igsnrr.ac.cn
备案/许可证号码:京ICP备18020997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3842
技术支持:北京智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