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发</b>展状况,扩大国际学术交流,促进我国地理学<b>发</b>展,在2006年组织编写《地理科学学科<b>发</b>展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基础上,中国地理学会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Recent Progress of Geography in China: A Perspective in the 21st Century》(英文版)一书。该书由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蔡云龙教授主编,数十位有关学者参加编写,全书310页,由商务印书馆出版<b>发</b>行,定价每本52
<b>发</b>展报告(2008-2009)》(自然地理学)一书于2009年4月出版<b>发</b>行。欢迎征订。该书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年度学科<b>发</b>展研究系列成果之一,于2009年4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b>发</b>行,并于2009中国科协学术建设<b>发</b>布会上进行首次<b>发</b>布。本报告全面反映了我国自然地理学各部门学科和有关领域的近今<b>发</b>展状况。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学<b>发</b>展综合报告、综合自然地理学、地貌与第四纪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生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环境地理学、海洋地理学、冰冻圈科学
<b>发</b>展研究”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系列课题“长江三角洲地区联动<b>发</b>展新思路研究”基础上完成的。该书对我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b>发</b>展的新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规划的转型、区域<b>发</b>展合作机制建设的新思路、相关制度的构建和体制建设、区域经济合作和联动的内涵与区域经济协调<b>发</b>展的重点领域和实施方式等进行了全面探讨,并在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方面作了多项创新性探索。
<b>发</b>进取,推动我国地理科学事业的快速<b>发</b>展,同时,进一步<b>发</b>挥学会在促进学科<b>发</b>展与科技进步中的作用,中国地理学会决定设立“中国地理科学成就奖”。并于2004年第一季度开展第一届“中国地理科学成就奖”的提名、评选工作。通过中国地理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在全国(大陆)范围内广泛提名、推荐,共有23位地理学家被提名为第一届“中国地理科学成就奖”候选人,他们都是在我国地理学科研和教学
<b>发</b>展专业委员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海口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b>发</b>展专业委员会和海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共有来自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8所高校或科研机构的300余位代表参加本次会议。
<b>发</b>展”为主题,来自中国科学院遗传与<b>发</b>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河北省区域<b>发</b>展研究会、河北师范大学等50多家科研院所、高校、中学及企业的专家学者和学生代表共计800余人参会。
<b>发</b>展新动能”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主要地理科研教学单位的专家、学者、学生,有关科技期刊、出版社的主编、编辑,地理教师和地理相关产业的企业家代表共1600余人出席会议。
<b>发</b>虎院士和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分党组书记陈曦研究员在全体理事会议上讲了党课。“党建强会”工作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党委委员、副理事长、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院长薛德升教授主持。中国地理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理事等140多名参加会议。
<b>发</b>虎院士和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分党组书记陈曦研究员在全体理事会议上讲了党课。“党建强会”工作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党委委员、副理事长、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院长薛德升教授主持。中国地理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理事等140多名参加会议。
<b>发</b>虎院士和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分党组书记陈曦研究员在全体理事会议上讲了党课。“党建强会”工作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党委委员、副理事长、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院长薛德升教授主持。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