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发</b>展,有力推动大江大河流域的生态保护、高质量<b>发</b>展和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增强中国地理学会相关分支机构的协同合作,经中国地理学会批准,定于2024年8月15-18日,在青海西宁举办“大河流域高质量<b>发</b>展论坛暨中国地理学会长江分会与黄河分会联合学术年会”。
<b>发</b>布会。由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项目四“长江经济带干流水环境水生态综合治理与应用”主导和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长江经济带水循环与城市群绿色<b>发</b>展”基础研究支持下完成的“长江模拟器研<b>发</b>及其应用”成果,成功入选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
<b>发</b>展与创新国际会议在广东省广州市顺利召开。会议以“流动性和交通可持续<b>发</b>展”为主题,来自英国牛津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中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大学、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等4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60余位学者齐聚广州参加此次会议。
<b>发</b>展和前沿应用。我们诚挚邀请地理学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和研究生齐聚蓉城,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地理科学的变革与创新,凝聚智慧共识,为推动中国信息地理学在AI时代的跨越式<b>发</b>展贡献力量。
<b>发</b>展,探索拓展自然地理理论前沿,精准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经中国地理学会批准,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拟于2025年5月9-12日,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诚挚邀请国内外自然地理学界同仁以及相关学者共赴泉城济南,探讨新思想,分享新实践。
<b>发</b>保护中提出的重要战略理念,兼具全局性战略思维与系统性治理方案的双重属性,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为进一步加强地理学支撑陆海统筹方面的科学研究,推动地理学多领域及其与关联学科的互鉴合作,更好地<b>发</b>挥地理学成果在服务创新驱动区域高质量<b>发</b>展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地理学会决定,将“2025年中国地理学会春季年会暨中国地理编辑出版年会”与“2025年中国城市与区域管理学术年会”联合举行。
<b>发</b>展,促进中外学者更好的分享经验与成果,昂热大学、宁波大学、法国特色小城镇协会、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等单位拟于2025年7月8日至10日在法国卢瓦尔河谷大区索米尔市高教园区召开第十二届中欧国际旅游研讨会暨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第十六届旅游国际学术前沿研讨会,分享中外遗产村落与旅游研究前沿,共商遗产村落与旅游协同共赢的可持续<b>发</b>展之路。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