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学会长江分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通知 (第二号)
发布时间:2018-05-07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

中国地理学会长江分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通知

(第二号)

 

中国地理学会长江分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定于2011112426日在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长江分会主办,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承办。会议将组织特邀嘉宾报告和大会报告,就会议主题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和长江研究最新动向,力求将长江分会年会办成长江研究最新成果和最新研究进展发布和交流的盛会,广泛吸引从事长江研究的学者自觉参与。欢迎从事长江流域研究、教学和管理的科技工作者参加本次研讨会,请分会委员积极与会,并参加分会委员会议。

一、会议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地理学会长江分会

承办单位: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

协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南京大学人文地理研究中心(筹)

会议主席:

杨桂山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长江分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所长

会议学术指导委员会:

赵其国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土壤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

李吉均   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授

佘之祥   中国地理学会原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研究员

虞孝感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

彭补拙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教授

王克林  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刘耀林  院长/教授,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院长/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院

     所长/研究员,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高俊峰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胡小猛  副系主任/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地理系

     副院长/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地理系

谢永宏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张文忠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贺秀斌  室主任/研究员,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文安邦  所长助理、科技处处长/研究员,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李恒鹏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姜加虎  副主任/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王学雷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主任/研究员、博导,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贾绍凤  主任/研究员,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员/博导,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杨林章  研究员,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明庆忠  院长/教授,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副教授,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

张欧阳  高工,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项目主任,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

吴宜进  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谷人旭  副院长/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张尚武  教授/院长助理,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焦华富  院长/教授,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程先富  系主任/教授,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陈晓玲  主任/教授,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鄢帮有  副主任/研究员,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

谢世友  副院长/教授,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研究员,国家气候中心

许有鹏  教授,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章锦河  教授,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高效江  副院长/副教授,复旦大学复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彭贤伟  教授,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李兆华  院长/教授,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谢炳庚  院长/教授,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刘沛林  院长/教授,衡阳师范学院

苏昌贵  主任/副研究员,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经济地理》编辑部

大会组织委员会

   

濮励杰  中国地理学会长江分会副主任,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

执行主席

黄贤金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秘书长:

高俊峰  中国地理学会长江分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

章锦河  中国地理学会长江分会委员,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主任、教授

副秘书长: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二、会议主题

会议主题: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长江的影响

会议内容:

1、长江流域自然灾害风险与经济社会安全

1)洪水灾害

2)泥石流灾害

3)地震灾害

2、长江流域水污染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

1)生态服务功能

2)长江流域面源污染控制与水环境

3)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建设

4)湿地保护原理、技术和方法

3、长江流域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长江流域城市群与长江上中下游经济互动发展

2)长江流域内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3)长江流域水土资源利用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三、会议安排

1、中国地理学会长江分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1124全天报到;25日全天:开幕式、特邀报告和大会学术交流;26日离会)

2、中国地理学会长江分会全体委员会议(1124号晚830-930

3、环太湖生态学术考察(1126-27日)

4、会议地点:南京大学鼓楼校区科技馆二楼报告厅

5、会议报到:1124,南京新纪元酒店一楼大厅

四、论文征集

为了便于会议代表进行学术交流,请尚未提交摘要的参会代表于11101000字以内的论文摘要电子版提前寄交学会办公室(E-mailzhumingnju@126.comzhaojiahu@yahoo.cn)。

五、会务费及食宿考察信息

1、会务费:400/

2、参会代表往返交通费及食宿费自理会务组预订宾馆为新纪元酒店,标准间380/*天,大床房450/*天,早餐40/

3、学术考察由会议承办方组织,费用自理,具体线路报到时咨询。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朱明,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电话:025-8359376813951026856 传真:025-83592686

电子信箱:zhumingnju@126.com

联系人:赵家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电话:13770570334 传真:025-86882124

电子信箱:zhaojiahu@yahoo.cn

七、其他注意事项

1、会议通知可在地理学会网站http://www.gsc.org.cn查询

2、请尚未提交会议回执的参会代表在20111110之前将附件回执单寄回(E-mailzhumingnju@126.comzhaojiahu@yahoo.cn

3、本次会议可为发言者提供多媒体投影设备,请拟发言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准备好PPT

 

 

 

中国地理学会长江分会

2011111


联系我们

中国地理学会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主页网址:http://www.gsc.org.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

版权所有:© 2001-2025 中国地理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70663      传真:010-64870663      E-mail:gsc@igsnrr.ac.cn
备案/许可证号码:京ICP备18020997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3842
技术支持:北京智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