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通知
第一号
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主办,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承办,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省地理学会、贵州省有机农业协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2012’ 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将于2012年7月中下旬在贵阳市召开。近10多年来,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坚持“每两年主办一次全国土地资源学术会议”的交流制度。本次是继2002年11月南京师范大学“当前土地资源研究热点与新进展学术研讨会”、2004年7月云南财经学院“2004’全国土地资源态势与持续利用学术研讨会”、2006年7月广西师范学院“2006’全国土地资源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2008年7月西南大学“2008’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学术研讨会”、2010年云南财经大学“2010’全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之后的第六次全国土地资源学术研讨会,届时邀请国内外著名科学家、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亲临会议做学术报告;安排与会代表进行学术考察、交流和研讨;组织优秀论文奖评选,会议结束时举行优秀论文奖励证书颁发仪式;会后组织野外实地考察。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
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
二、主要研讨内容
1. 农村土地整治理论与方法
2. 农村土地整治规划及案例
3. 农村非农化及其土地流转
4. 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及政策
5. 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
6. 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现代农业
7. 城乡协调发展与土地资源战略
8. 喀斯特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9. 民族地区文化保护与乡村发展
10. 国土资源管理及其相关问题
三、会议征文与评奖
会议征集学术论文,会前将精选论文编辑出版论文集,组织评比优秀论文奖(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颁发优秀论文奖励证书。评比优秀论文奖以激励土地资源科技新人的成长为宗旨,主要考虑青年科技人员和在读博士生、硕士生,适当向西部地区倾斜。
热忱欢迎全国专家学者和青年学子围绕上述主要研讨内容或其他相关问题,积极撰写并按照以下要求提交参会论文:
(1)参照《自然资源学报》学术论文格式要求,依次为: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及邮编、中文摘要(约300字)及关键词(3 ~ 5个)、正文、参考文献、英文摘要及英文关键词。
(2)论文首页脚注处须注明“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别、籍贯、职务与职称、主要研究方向,以及详细通讯地址、联系电话、E-mail)。论文属于基金项目的,请注明基金名称及其编号。
(3)文章一般控制在8000字以内,要求论点明确,文字通顺,数据可靠,文责自负。
(4)征文截止2012年4月20日。经专家组审查通过的论文须于2012年5月10前返回修改稿,随即交付编辑和出版社出版。向论文作者适当收取版面费。
(5)征文排版采用word文档格式,论文电子版请通过邮件发至联系人信箱。
四、考察内容及路线
1. 农村土地整治与现代农业发展
2. 喀斯特景观与新农村建设模式
3. 民族地区文化保护与特色旅游
4. 考察路线:
(1)西线(3天):第1天:天龙屯堡-云峰八寨-鲍屯-安顺老城(喀斯特屯堡村落景观)
第2天:黄果树瀑布-天星桥-花江大峡谷(喀斯特峡谷地貌景观)
第3天:织金洞(喀斯特洞穴景观)
(2)东线(3天):第1天:肇兴-堂安-地坪(黔东南黎平县侗族文化区)
第2天:新光-巴拉河-西江(黔东南雷公山地区苗族文化区)
第3天:音寨(黔南州贵定县布依族文化区)
五、联系方式
1. 回执统一用E-mail发送至:85338142@qq.com 和 landmeeting2012@126.com
2. 会议事宜联系电话:江钊 13765109973
3. 有关事宜联系(或咨询):
但文红教授: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E-mail:danwenhongcn2000@yahoo.com.cn 电话:13984122644
陈玉福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E-mail: chenyf@igsnrr.ac.cn 电话:010-64889034
刘彦随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E-mail: landcommittee@126.com 电话:010-64889037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
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
2011年11月30日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