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学术研讨会 (2号通知)
发布时间:2018-05-07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

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学术研讨会

(2号通知)

         经中国地理学会、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CNC-IHDP)和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CNC-IGBP)批准,由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等学术团体主办的“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学术研讨会”,将于2012年7月下旬在兰州大学(兰州市)召开。同时举办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相关专业委员会会议。2012年适逢全国高校院系调整(1952年)成立自然地理学专业60周年,同期将举办第三届全国高校自然地理学骨干教师培训班。欢迎从事地理科学、生态科学与环境变化等学科研究、教学和管理的专家与学者参加本次研讨会。

        1.会议与考察时间:2012年7月23日—8月1日。

        其中7月23日全天报到,7月24日、25日学术研讨,7月26日开始会后考察或离会(考察时间因路线不同约需6-7天)。

        2.会议地点:兰州大学(兰州市西北宾馆)

        3.会议主办与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

       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

       IGBP和IHDP土地变化科学工作组

       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

       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

       全国高等院校综合自然地理教学研究会

       全国生物地理研究会

       全国土壤地理教学研究会

       甘肃省地理学会

       承办单位: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4.会议主题: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

       5.专题设置

      自然地理学最新研究进展

      自然地理学新领域、新理论与新方法探索

      区域环境变化与生态安全

      人类活动胁迫与生态系统健康

      区域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自然地理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与创新探索

       6.会议论文征集

        为便于与会人员进行学术交流,本次会议将编辑印刷《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论文摘要集》。论文摘要应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和电子信箱、关键词(3-5个)、摘要正文。每篇摘要正文字数500~700字,不列参考文献。文件格式:*.doc。(青年优秀论文奖参评者,请同时提交论文全文)。

        为鼓励和支持青年地理工作者参加学术会议,本届会议将评选2012 年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学术研讨会青年优秀论文5-10 篇,会议为获奖者颁发奖励证书和奖金,并于会后向《地理研究》和《地理科学进展》等刊物推荐获奖论文。参评作者年龄须在35 岁以下(1977年7 月30 日以后出生),需提交论文全文并在会议宣读论文,中国地理学会普通会员或学生会员优先。希望参会人员踊跃投稿。

        参评论文写作格式严格参照《地理研究》期刊,全文(包括文字与图表)控制在7000 字内(16开印刷页,4-5 版以内为佳),论文包括论文题目、作者信息(姓名,作者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和电子信箱)、正文,论文要有主要参考文献但不含中英文摘要。鉴于审稿与论文修改需要一定时间,请您于2012 6 30 日前将论文全文的电子版发至会议联系人邮箱(wangzf@igsnrr.ac.cn)

       7.会议费用

        参会者需缴纳会议注册费(包括参会许可、会议资料、纪念品、宴会、会议期间用餐等),中国地理学会有效注册会员850元/人,一般参会者(非会员)1000元/人;学生参会者600元/人。会议注册费不包含住宿费与会后考察费用。

       8.会议考察

         A线路:兰州—天祝炭山岭镇(第1天)—门源(第2天)—武威(第3天)—巴丹吉林庙/雅布赖镇(第4天)—雅布赖镇(5天)—民勤/武威(第6天)—兰州(第7天)。

        考察内容:黄河基座阶地与黄土剖面、引大入秦工程、祁连山东段山地垂直自然景观、马雅雪山古冰川遗迹、大通河梯级水电开发、冷龙岭现代冰川、雅布赖盐湖、巴丹吉林沙漠、石羊河下游古绿洲沙漠化与生态恢复、历史文化名城等。

        费用估算:2200元/人(以会议报到时价格为准,承办单位将给予适当补贴)。

        B线路:兰州—天祝炭山岭镇(第1天)—门源(第2天)—大通(第3天)—海北州(第4天)—西宁(第5天)—湟中(塔尔寺)—兰州(第6天,30人以上成团)。

       考察内容:引大入秦工程、祁连山东段山地垂直自然景观、马雅雪山古冰川遗迹、大通河梯级水电开发、冷龙岭现代冰川、青海湖湖泊地貌及湖岸沙丘、原子城、藏传佛教文化及寺庙等。

       费用估算:1800元/人(以会议报道时价格为准)。

       C线路:兰州—临夏—合作(第1天)—郎木寺—川主寺—九寨沟(第2天)—文县(第3天)—武都(第4天)—天水(第5天)—麦积山石窟—兰州(第6天,30人以上成团)。

       考察内容:黄河基座阶地、古生物化石博物馆、伊斯兰文化、藏区风情、拉卜楞寺、郎木寺、高寒草原、钙华瀑布、万象洞、石窟文化等。

       费用估算:2200元/人(以会议报道时价格为准)。

       注意事项:考察费用主要包括全程所需的住宿、餐饮、景区门票。考察线路均经过高海拔地区,夏季温度较低,建议参加会后考察的与会代表适当准备御寒衣物并购买安全保险,可自备有助于缓解高原反应的防感冒等药品。此外,高海拔地区和干旱沙漠地区紫外线较强,建议做好防晒准备。

      9.报到地点:兰州市西北宾馆(具体位置见附图)

       乘车路线:

   (1)飞机:由机场直接打车至西北宾馆,费用约150元;请在兰州中川机场乘坐机场大巴(开往兰州,30 元/人)抵达终点站东方大酒店(兰州大学正门口),需时约1 小时,然后乘坐出租车前往西北宾馆(起步价7元即可到达);由东方大酒店步行前往西北宾馆(距离约800米),线路见附图。

   (2)火车(兰州站):出站后乘坐出租车到西北宾馆(起步价7元即可到达,建议到火车站站前广场外乘坐出租车,广场上的出租车会多收停车费,同时注意上车前问好价格);或在火车站公交车站(火车站广场东面马路北)乘坐7路公交车(1元)于农民巷中路站下车(4站路),向东走200米即到。

      食宿安排:

西北宾馆有标准间住房(240元/天)和豪华套间(420元/天)两种房源,由于会议举行期间正值会议、旅游高峰期,房源较为紧张,如有住宿需求请及时回复以便我们预定房间。

       10.与会信息

本次会议面向从事地理科学、生态科学与环境变化等领域研究、教学和管理的专家、学者及青年学生。欲参加会议者请填写参会回执(见附件),于2012年6月20日前同时发至邮箱zhangdzh@lzu.edu.cn;wangzf@igsnrr.ac.cn

        会议联系人

        张德忠、程弘毅(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南路222号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邮编730000

        电话&传真:0931-8912712;手机:13893298373;E-mail: zhangdzh@lzu.edu.cn

        王兆锋(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邮编:100101;电话:010-64889450-805  email: wangzf@igsnrr.ac.cn

        朱会义,张镱锂(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邮编:100101;电话:010-64888177  email: zhuhy@igsnrr.ac.cn

                            

                                                                                                  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学术研讨会

                                                                                               筹备组

                                                                                                 2012年4月10日

 

 

附:参会报名表


自然地理学研讨会参会回执

选项请复制“R”填写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位/职称


工作单位


通信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会场报告

□是              □否

报告题目


会后考察

□A线路   □B线路    □C线路   □不参加

陪同人员

□有       陪同人数:______人;      □无

住宿选择

□标准间(240元/天)  □豪华套间(420元/天)□单间

是否与他人合住

□是,人员由会务安排    □是,与_______合住;   □否

其他建议与要求


备注:1) 回复截止时间为:2012年6月20日;2) 填好参会回执后请将其同时发至邮箱zhangdzh@lzu.edu.cn;wangzf@igsnrr.ac.cn




联系我们

中国地理学会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主页网址:http://www.gsc.org.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

版权所有:© 2001-2025 中国地理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70663      传真:010-64870663      E-mail:gsc@igsnrr.ac.cn
备案/许可证号码:京ICP备18020997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3842
技术支持:北京智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