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通知(第一轮)
会议报名网站:http://gsc2012.henu.edu.cn/
会议时间:2012年10月12-14日(10月12日报到,10月15日离会、开始会后考察)
会议地点:河南省开封市、郑州市
会议规模:1000—1200人
主办单位:中国地理学会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协办单位: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
河南省地理学会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会议主题:地理学发展:科学与社会
二、分会场主题与召集人
1、世界环发大会20年与中国可持续发展
召集人:傅伯杰(中科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史培军(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
2、干旱、半干旱区地貌、地表过程与第四纪环境演变
召集人:杨小平(GSC地貌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师长兴(GSC地貌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3、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召集人:葛全胜(GSC气候专业委员会主任;中科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方修琦(GSC气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
4、环境地理研究的新方法与新发现
召集人:王学军(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梁 涛(GSC环境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5、医学地理与环境健康
召集人:杨林生(GSC医学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龚胜生(GSC医学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
6、环境变化与文明演化
召集人:黄春长(GSC环境变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安成邦(GSC环境变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兰州大学教授)
7、历史流域与流域环境演变
召集人:王尚义(太原师范学院校长、教授)
侯甬坚(GSC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8、黄河的形成、演化与水沙变化
召集人:黄河清(GSC黄河分会副主任,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研究员)
胡世雄(河南大学水资源与水环境数字模拟研究所所长,美国ESU地理系主任、教授)
9、激光雷达技术与森林碳循环
召集人:王 成(中科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研究员)
孙国清(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研究员)
10、定量分析在自然与社会中的应用
召集人:梁 怡(GSC数量与计算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秦耀辰(GSC数量与计算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院长、教授)
11、地图—GIS与可持续发展
召集人:周成虎(GSC常务理事;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孔云峰(河南大学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
12、实验与模拟空间经济学
召集人:李小建(GSC黄河分会主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罗仁福(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副研究员)
13、经济地理学思维与发展方向
召集人:刘卫东(GSC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科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
贺灿飞(GSC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书记、教授)
14、演化经济地理、产业转移与城市转型
召集人:苗长虹(GSC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
张文忠(GSC城市与区域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15、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城乡人地关系协调
召集人:方创琳(GSC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科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陆玉麒(GSC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16、城市社会文化地理学
召集人:周尚意(GSC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
朱 竑(GSC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
17、城市空间与时空行为
召集人:柴彦威(GSC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王 德(GSC人口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
18、地缘政治经济学与全球变化的经济地理学问题
召集人:王 铮(GSC城市与区域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
李国平(GSC城市与区域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19、旅游地理研究:质性与定量
召集人:保继刚(GSC副理事长、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山大学校长助理、教授)
张 捷(GSC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授)
20、我国区域规划的现状、前景及地理学基础
召集人:樊 杰(GSC区域规划研究分会主任;中科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张平宇(GSC区域规划研究分会副主任;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所副所长、研究员)
21、中国乡村转型:土地、农业与农民问题
召集人:刘彦随(GSC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中科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乔家君(GSC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教授)
22、“三化”协调与中原经济区建设
召集人:张占仓(GSC 理事;河南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河南省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梁留科(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教授)
23、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与可持续利用
召集人:冯德显(中国地理学会副秘书长;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王心源(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研究员;UNESCO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
24、基础地理教育与教学
召集人:韦志榕(GSC地理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辑、编审)
曲忠厚(河南省地理学副理事长,河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教研室副主任、特级教师)
25、国际地理奥赛给中国地理高考启示与思考
召集人:王 民(GSC地理奥赛工作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
张亚南(GSC理事;教育部考试中心研究员)
26、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
召集人:王开泳(GSC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朱连奇(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
27、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地理学研究
召集人:阙维民(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徐红罡(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教授)
28、山区地理与可持续发展
召集人:邓 伟(GSC山地分会主任;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朱连奇(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
29、城市化与城市地理
召集人:宁越敏(GSC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顾朝林(GSC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
王发曾(GSC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河南大学教授)
三、会议初步安排
1、2012年中国地理学会学术年会(10月12日报到;13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及大会报告、13日下午大会报告;14日全天分会场交流)
2、中国地理学会十届三次全体理事会议(12日上午)
3、中国地理学会十届八次常务理事会议(12日中午)
4、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10月11日报到,10月12日开会;13-14日参加2012年中国地理学会学术年会)
四、报名与论文摘要提交办法
1、参会报名:请拟参会人员填写参会报名表(见附件),于2012年9月10日前通过电子邮件或邮局快件发送到会议联络处。
2、提交论文:口头报告和墙报交流均须提交论文摘要。提交论文摘要截止日期为2012年8月31日。为了鼓励和支持青年地理工作者参加学术会议,本届大会将评选青年优秀论文20篇,颁发奖励证书和奖金。参评作者应为年龄在35岁以下的中国地理学会会员。
3、论文摘要格式要求:大会将印刷论文摘要集。论文摘要应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学习)单位、所在省市、邮政编码和电子信箱,以及关键词(3-5个)、摘要正文。每篇摘要正文字数在500~600字,不列参考文献。文件格式为MS Word。
4、申报青年优秀论文奖者,请同时提交论文全文;全文除上述要求外,还需要附有参考文献。
5、提交方法:请登陆会议网站提交,也可通过电子邮件形式发送到:gsc2012@igsnrr.ac.cn
五、会议费用
参会者需缴纳会议注册费,中国地理学会有效注册会员900元/人,一般参会者(非会员)1100元/人;学生参会者600元/人(其中,同时参加研究生学术年会者700元/人);台湾特邀代表免收注册费。
六、食宿安排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膳食由会议组委会统一安排、支付;住宿可自行安排,也可通过会议组委会进行安排。具体房源情况见第二号通知。届时将根据不同分会场选择,分别安排住宿在开封或郑州。
七、会后科学考察
线路一:开封(或郑州)——云台山——太行山大峡谷——安阳殷墟;
线路二:开封(或郑州)——嵩山世界地质公园——洛阳龙门石窟——小浪底水库;
线路三:开封(或郑州)——尧山——西峡恐龙遗迹园——南水北调渠首——武当山;
线路四:开封(或郑州)——曲阜——泰山;
另有多条1-2天考察路线
八、大会组织机构
大会主席
刘燕华 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参事;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大会学术指导委员会
陆大道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秦大河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国际地理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局研究员
刘昌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孙鸿烈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顾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李吉均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顾问;兰州大学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程国栋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顾问;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院长、研究员
童庆禧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顾问;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研究员
郑 度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顾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高 俊 中国科学院院士;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教授
王 颖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顾问;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授
孙九林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王家耀 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教授
叶嘉安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顾问;香港大学教授
姚檀栋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刘兴土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顾问;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陶 澍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教授
傅伯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郭华东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主任、研究员
保继刚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校长助理、旅游学院院长、教授
陈发虎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兰州大学副校长、教授
崔 鹏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
宫辉力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首都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
刘 毅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史培军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
宋长青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副主任、研究员
王 涛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院长、研究员
杨桂山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俞立中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校长、教授
冯仁国 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副局长、研究员
许世远 中国地理学会原副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
蔡运龙 中国地理学会原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佘之祥 中国地理学会原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研究员
许学强 中国地理学会原副理事长;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
李润田 河南省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河南大学原校长、教授
张占仓 中国地理学会理事;河南省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大会组织委员会
主 席
李小建 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教授
秦耀辰 河南省地理学会理事长;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院长、教授
梁留科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教授
张国友 中国地理学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秘书长
苗长虹 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
副秘书长
冯德显 中国地理学会副秘书长、河南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郑纯辉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九、大会联系方式
地 址:开封市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GSC2012”组委会
编 码:475004
联系人:刘玉振、秦明周
电 话:0378-3881850;13839987622;13723287263
网 址:http://gsc2012.henu.edu.cn/ 或http://www.gsc.org.cn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