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背景
中国地理学会红层与丹霞研究工作组与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山管理局协商,在平凉市崆峒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决定值崆峒山国家级风景区设立20周年、国家地质公园挂牌10周年之际,2014年8月18-21日在崆峒山召开“第十四届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中国地理学会红层与丹霞研究工作组第二次会议暨崆峒山资源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专题研讨会”;同时,招徕不同专业的专家学者,关注崆峒山、研究崆峒山,为崆峒山的保护与开发建言献策,力促平凉在甘肃建设旅游大省和文化强省的过程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次会议是中国地理学会红层与丹霞研究工作组成立以来的第二次会议,也是国际地貌学家协会丹霞地貌工作组成立以来的第四次会议,是一次承前启后、布局学科发展、部署人才培养、开展国际国内对比研究的重要会议。选择半干旱—半湿润过渡区的崆峒山召开大会,也为开展中国丹霞地貌区域对比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
本次会议得到了国际地貌学家协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的大力支持,由平凉市崆峒区人民政府、中国地理学会红层与丹霞研究工作组、IAG丹霞地貌工作组、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联合主办,由崆峒山管理局承办。
一、会议主题
红层与丹霞地貌科学研究及其资源环境保护
二、会议主要议题
(1)红层与丹霞地貌基本理论、方法及研究动态
红层的形成时代、构造背景及分布规律;
红层地貌分类体系及特征;
红层地貌发育的动力机制及发育过程;
红层与丹霞地貌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体系;
区域红层与丹霞旅游开发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成果;
国际红层与丹霞的研究成果及其研究动态。
(2)红层与丹霞地貌区的资源环境保护、利用的理论与实践
红层与丹霞地区的资源环境问题;
红层与丹霞地区的资源环境评价体系;
红层与丹霞地区土地退化与荒漠化机理;
红层与丹霞地区的资源环境保护与生态培育;
红层地区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3)中国地理学会红层与丹霞研究工作组近期工作
红层与丹霞研究工作组组织机构完善与工作计划实施;
红层与丹霞研究工作组近期工作要点。
(4)考察崆峒山风景名胜,讨论崆峒山旅游发展
三、会议召集人
彭 华 教授/主 任 中山大学
郭福生 教授/副主任 东华理工大学
朱 诚 教授/副主任 南京大学
明庆忠 教授/副主任 云南师范大学
温晋林 副教授/副主任 宁夏大学
王少华 副教授/副主任 杭州师范大学
陈致均 教授/荣誉理事 兰州大学
四、会议主办单位
中国地理学会红层与丹霞研究工作组
国际地貌学家协会红层与丹霞地貌工作组
平凉市崆峒区人民政府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五、会议承办单位
崆峒山管理局
六、会议协办单位
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
七、会议时间及地点
时间:2014年8月18日报到,19-21日开会,会期3天。
地点:甘肃平凉市广成大酒店。
八、会议日程安排
会议日程初步安排:开幕式及主题报告(半天);大会学术交流(1天);崆峒山丹霞地貌考察(1天);平凉市旅游开发研讨会、通过会议有关文件和闭幕式(半天)。
九、会议费用
代表差旅费自理,会议期间食宿费每人每天交150元,不足部分由承办方补助;
正式代表和随行人员注册费均500元;学生注册费均为300元(学生和随行人员的注册费不含会议资料等费用)。
十、报名时间
报名时间截止到2014年7月10日。
十一、报名办法
会议欢迎地质、地理学家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报名参加。
欲参加会议的人员请填写报名表(见附件一),于2014年7月10日前以电子邮件或传真发至大会联络处。
会议将制作论文集与论文集光盘,请报名参加人士提交论文或大摘要,论文篇幅不超过8页面A4纸(含图表),于2014年7月30日前用电子邮件传送到会议联络处。论文格式见附件二。
十二、大会联系方式与联络人
1、报名参会
联系人:闫罗彬 电话:020-84113980;传 真:020-84112593
电子邮箱:664361047@qq.com
2、论文收集
联系人:闫罗彬 电话:020-84113980;传 真:020-84112593
电子邮箱:664361047@qq.com
联系地址:(510275)广州,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572楼101室,“第十四届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组委会广州秘书处
3、赞助事项与会务咨询
联系人:景福怀 电话:13830393685;传真:0933-8711212
电子邮箱:516567925@qq.com
联系地址:(744000)甘肃平凉市崆峒区崆峒西路158号崆峒山管理局,“第十四届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组委会平凉秘书处
第十四届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中国地理学会红层与丹霞研究工作组
第二次会议暨崆峒山资源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专题研讨报名表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职务职称 | |||||||||
工作单位 | 办公电话 | |||||||||||
通信地址 | (邮编) | 传真 | ||||||||||
手机 | ||||||||||||
论文题目 | ||||||||||||
内容简介:
| ||||||||||||
是否报告 | □ 论文宣读 □ 海报展示 □ 无 | |||||||||||
随行人员姓名 | 关系 | 是否安排食宿 | ||||||||||
注:该回执请于2014年7月10日前以电子文件的形式通过E-mail发回,或打印填写后寄回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572楼101室,闫罗彬 收。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