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届国际地理大会(北京)会前会
2016年国际政治地理学前沿论坛通知
(第2号)
1. 会议主题:东西对话:政治地理学研究新进展
2. 主要议题:
1)东西对话:政治地理学研究新进展
2)边界/边境研究的新地平
3)领域与管治的政治地理学
4)“一带一路”与中国政治地理学的可能性
3. 议题说明:
1)东西对话:政治地理学研究新进展
政治地理学研究长期以来一直以西方研究,特别是英美研究为主导。由于语言、文化等差异和“翻译”的局限性,东西方的研究在议题、内容、热点等方面均有差异。本次会议希望通过面对面的学术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特别是2016年国际地理联合会大会(IGC)将在中国北京举办,本次会议作为IGC的前置会议,特地设置了东西对话的专题研讨、主题讨论和圆桌论坛,希望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讨论,加深中外学者的交流对话。
中国政治地理学研究积累较少,但近年来热度在上升,西方对于中国政治地理研究的关心也在增长。这些研究需求之间存在诸多交流合作的可能性,本次会议也希望能够为这些交流提供接洽的平台。
2)边界/边境研究的新地平
边界/边境研究近年很火爆,民族学、政治学、人类学、法学等许多学科都在探讨这一议题,当然地理学者也在其列。在地理学者眼中,边界/边境既是人财物活跃流动的场所,也是地缘安全考虑的重点区域。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生产要素的跨境流动少,边界/边境主要是交流的分隔线和隔离屏障。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边界/边境地区逐渐转变为国际贸易的舞台。时至今日更是成为商贸、旅游和新的产业投资增长点。边界/边境区域发展必然带来对其认知的重构。在不同经济水平、语言文化、社会发展状况、制度环境等的影响下,跨境如何发展,今后的跨境交流合作模式如何转变,均是亟需探讨的课题。
本次会议特设了一条深港考察线路用以思考中国华南的边界问题,思考当下中国与全球化世界的关系。本议题欢迎边界/边境研究动态、边界比较研究、不同类型边界的实证研究等多种相关研究的成果交流,会后的深港边境考察也将为深化该领域的讨论提供更多机会。
3)领域与管治的政治地理学
全球化的进展使人财物信息的流动加速,同时也推动了全球管治体系的重构。传统的基于属地和领域的管治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催生了大量鲜活的转型案例和新的研究话题。
本次会议特设“领域与管治的政治地理学”研究专题,希望最近有关空间的生产、认同、地方与地方感、领域化、管治、流动性等的相关讨论能在此展开。中国当下的快速发展,带来一系列棘手的社会-空间问题,本专题的讨论希望对中国当下的空间政策实务形成一定的影响作用。
4)“一带一路”与中国政治地理学的可能性
“一带一路”是中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其核心目标是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
“一带一路”战略引起了学术界的强烈关注和热烈讨论,包括地理学、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历史学等。这次会议欢迎以下相关论文的投稿:“一带一路”的相关话题以及“一带一路”对中国、区域、全球产生的影响,"一带一路"与中国政治地理学研究等。
4. 主办单位:
国际地理联合会政治地理专业委员会
边界/边境研究学会
中国地理学会
5. 承办单位: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