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学会世界政治经济地理大会(二号通知)
发布时间:2020-04-08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

15-08-3303311129604820.jpg

1904年,地理学家哈尔福德•麦金德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发表了著名的《历史的地理枢纽》的演讲,提出了心脏地带学说,强调了在全球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地理要素的重要性。他的名言“谁统治了东欧,谁就统治了心脏地带;谁统治了心脏地带,谁就统治了世界岛;谁统治了世界岛,谁就统治了世界”,至今在业内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115年后的今天,世界格局已大为不同,然而地理要素在世界格局变化中的重要性仍在不断强化。当前的中美关系波动、中俄关系变化、欧洲变局、阿拉伯风云、半岛危机等等,世界格局在变幻,呼唤地理学家的声音;中国的“一带一路”、“一国两制”、“粤港澳大湾区”等新生现象,也期待着地理学家对之进行专业的分析与判断,展现新知、答疑解惑。

为此,经中国地理学会批准,中国地理学会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一带一路”研究分会定于2019年11月15-18日在广州市联合举办“中国地理学会世界政治经济地理大会”。

一、主题与内容

会议主题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与地理学

会议内容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的地理学视角

中美关系等国际热点问题的解读

一带一路”建设与地理学家的贡献

一国两制”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总结

边界与边界争端问题研究

中国周边地缘关系研究

面向新世界秩序的地理学学科建设

二、时间与地点

会议时间

2019年11月15-18日

2019年11月15日

全天报到

2019年11月16-17日

会议

2019年11月18日

离会

会议地点

广州 华南师范大学

三、主办与承办

主办单位

中国地理学会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理学会“一带一路”研究分会

承办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

协办单位

广东省地理学会

亚洲地理研究中心

广州地理研究所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中规院深圳分院

四、学术顾问

秦大河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地理联合会原副主席

陆大道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原理事长

傅伯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监事长

陈发虎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

王恩涌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原副理事长

五、组织委员会

主 席

宋长青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执行部长、教授

杜德斌 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刘卫东 中国地理学会 “一带一路”研究分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所长助理、研究员

刘云刚 中国地理学会副秘书长、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委 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国梁 中国地理学会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山西师范大学教授

方创琳 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吉力力阿不都外力 中国地理学会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李九全 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人文地理》编辑部主任、专职副主编,西安外国语大学教授

李同昇 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李贵才 中国地理学会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

成升魁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中国太平洋学会地缘政治分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原党委书记、研究员

刘建忠 中国地理学会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教授

刘望保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朱 竑 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地理学会理事长,广州大学教授

何书金 中国地理学会副秘书长、《地理学报》编辑部主任、专职副主编,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

吴志峰 广东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张虹鸥 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地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广州地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张振克 中国地理学会海洋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教授

张朝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处长、研究员

武友德 中国地理学会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云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

周尚意 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郑袁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一处副研究员

贺灿飞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城市环境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骆华松 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院长、

教授

赵耀龙 广东省地理学会副秘书长,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陶 伟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韩增林 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辽宁师范大学原校长、教授

葛岳静 中国地理学会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

程昌秀 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董锁成 中国地理学会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

臧淑英 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

薛德升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院长

会议秘书处

秘书长

潘峰华 中国地理学会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

刘承良 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宋周莺 中国地理学会“一带一路”研究分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

执行秘书长

李 鹏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

六、会议日程安排

2019年11月15日  全天报到

2019年11月16日  开幕式,大会报告

2019年11月17日  分会场报告、闭幕式

2019年11月18日  离会或会后考察:广州世界城市地理考察

七、大会主旨报告

报告题目:地缘关系研究的问题、数据与方法

报告人:宋长青(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执行部长、教授)

报告题目: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趋势与中国方略

报告人:杜德斌(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报告题目:“一带一路”建设模式研究

报告人:刘卫东(中国地理学会 “一带一路”研究分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特别助理、研究员)

报告题目:从政治地理研究到政治地理学:近40年中国学者的探索与实践

报告人:刘云刚(中国地理学会副秘书长、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八、主题演讲

演讲题目:泛第三极科学与丝路命运共同体

演讲人:陈发虎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演讲题目:积极拓展边海领域合作,助力周边外交和“一带一路”

演讲人: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

九、分会场主题和召集人

(1)世界能源地理与国家安全

召集人:杨 宇(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王 强(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

(2)全球创新网络与地缘科技

召集人:王承云(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范 斐(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副教授)

(3)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

召集人:褚劲风(上海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

        林 涛(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

(4)海洋地理与极地地缘环境

召集人:李振福(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教授)

     彭 飞(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

(5)周边地缘环境与大国地缘战略

召集人:胡志丁(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研究员)

     熊理然(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6)非洲地理与中东地缘政治

召集人:张建珍(浙江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

     陈俊华(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

(7)世界经济地理与地缘经济

召集人:刘承良(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教授)

     黄晓军(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教授)

(8)国际冲突的地理驱动

召集人:蔡中祥(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教授)

(9)东北亚跨境地缘关系与区域合作

召集人:董锁成(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基地研究员)

(10)青藏高原地缘安全体系  

召集人:葛岳静(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

     潘峰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副教授)

     杨显明(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

(11)全球变化与地缘冲突

召集人:胡志丁(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研究员)

(12)全球变化背景下干旱区水与生态安全

召集人:吉力力(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所研究员)

(13)跨境流动与边界管治

召集人:刘云刚(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安 宁(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研究员)

(14)边境地理与跨境网络研究

召集人:宋 涛(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

     秦 奇(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

(15)环境政治与政治生态学

召集人:王 雨(中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16)边海防与地缘政治

召集人:熊理然(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彭  飞(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

        杨  元(陆军边海防学院研究员)

(17)“一带一路”建设案例研究

召集人:刘卫东(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特别助理,研究员)

     宋周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

(18)“一带一路”建设与东南亚研究

召集人:张虹鸥(广州地理所所长,研究员)

(19)“一带一路”建设与国别地理研究

召集人:李同昇(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教授)

(20)“一带一路”建设与国际产能合作研究

召集人:沈正平(江苏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21)地缘环境变化与地缘经济

召集人:王淑芳(天津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

十、大会主旨报告和主题演讲专家简介

1.jpg

陈发虎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兰州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等,负责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国际地理联合会环境演变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资源学会、中国第四纪研究会副理事长。曾任教育部地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2013-2018),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1999-2004),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2016),兰州大学副校长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07-2018)。还担任多家国内外刊物的执行主编、副主编或编委,在Nature、Science、NCC、PNAS、ESR、SR、QSR、《中国科学》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30多篇(含SCI论文300多篇),总引19800多次,被SCI刊物引用10300多次,H指数51。长期从事晚第四纪气候和环境变化、史前文明演化与气候环境变化相互作用研究。在黄土研究、气候变化、环境变化、环境考古与史前文明演化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性的研究成果。目前主要从事气候环境变化与丝路文明兴衰、史前人类定居青藏高原的历史过程和动力机制、亚洲全新世夏季风变化和西风区气候变化等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获12项省部级科技奖(含一等奖6项)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第一完成人,2007年,2018年)。

2.jpg

宋长青  北京大学博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后。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地理科学学部执行部长。兼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主任,《地理学报》、《干旱区地理》、《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中国地理科学)》副主编。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副主任。多年来致力于地理学研究范式、地理学区域综合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发表学术及学术管理论文100余篇,出版《土壤科学30年:从经典到前沿》《土壤若干前沿领域研究进展》等专著。从2000年至今,在全国各地理学相关科研机构、高校做过“地理学的区域集成研究”、“地理数据-问题与研究范式”、“地理问题与地理尺度”、“地理数据与地理思维”、“中国地缘政治的全球战略”、“地缘研究的主要问题及方法路径”等专题或学术报告近百场。

3.jpg

杜德斌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地球科学学部副主任,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主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世界地理研究》杂志主编,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世界政治经济地理、科技全球化和创新战略问题研究。先后承担国家软科学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50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出版著作多部。研究成果曾获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一等奖、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多份研究报告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主要从事创新战略、科技政策、产业布局和世界经济地理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是国内最早系统研究跨国公司R&D全球化问题的学者,长期关注跨国公司在华创新活动及其影响,近年来侧重中国发展的国际地缘环境与地缘战略问题的研究。

4.jpg

刘卫东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特别助理、二级研究员、博导,“一带一路”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核心骨干)。兼任中国地理学会“一带一路”研究分会主任,国际区域研究协会中国分会理事长、全国工商联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等。2011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曾获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16年),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14年)。曾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5年)、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奖(2010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2009年)等。 已发表论文230多篇,其中SCI/SSCI论文70多篇;牵头出版专著15部,包括英文3部。长期从事经济全球化及区域发展研究。自2013年9月以来,一直从事“一带一路”研究,已承担相关研究任务20余项,主持“丝路环境”先导专项项目“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的科学评估与决策支持研究”、联合攻关项目“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空间路线图的综合集成研究”。

6.jpg 

刘云刚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原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秘书长,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地理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资源学会资源型城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地理联合会政治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等。研究领域涉及政治地理学、资源型城市发展、国际化城市与移民政策、中国城市化与城乡治理等,已发表中英文核心期刊论文90余篇,出版著作(含合著)7部。目前正研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社会管理的政治地理学理论与实证研究”、“珠江三角洲的日资集聚与日本人移民社会的空间形成”、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新移民理论与国际化城市的移民管治研究”、高校基本科研项目“政治地理学理论及其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等。

十一、论文征集

1.论文格式: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邮编、中文摘要(300-500 字)、关键词(3-5 个)、正文、参考文献,以及相应的论文英文题目、姓名、单位、英文摘要、关键词。

2.论文首页脚注处注明“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别、职务与职称、主要研究方向,以及通讯地址、联系电话、E-mail。

3.要求文章论点明确、文字通顺、数据可靠、文责自负。论文格式为 word 文档。

4.请于 2019年10月20日前通过电子邮件将论文或论文摘要发至会议邮箱(politicalgeo@163.com)。

5.组委会将对提交的论文或论文摘要进行审核,符合会议主题和学术规范的论文作者将被邀请为本次会议的正式代表。

十二、费用及其他

会议费用

参会者需缴纳会议注册费,一般代表 1500 元/人;中国地理学会有效注册会员 1200 元/人;学生代表 800 元/人;上述费用含会议资料、会场租用、茶歇等。会议注册费在11月15日报到现场缴纳,在会议结束前领取注册费发票。往返旅费、会间食宿费用及会后学术实习费用自理。

会议酒店预定

会议协议酒店推荐:裕通大酒店,酒店协议价:398元/晚,联系电话:020-61008888;汉普敦公寓,368元/晚,联系电话:020-89289681。因参会人数较多,会务组不负责代订酒店,建议参会人员尽早与酒店直接联系预定房间。

参会注册

参会者请于2019年10月20日前将参会回执发至会议邮箱(politicalgeo@163.com),或10月20日前通过本通知的“网上报名”通道进行会议报名

会议联系

李鹏,电话:13430350384

卢屏,电话:020-8521-1380

通讯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道西55号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510631)

 

点击进入会议网上报名系统

http://zfzvzkpybcohbsda.mikecrm.com/sCAH1us

 


联系我们

中国地理学会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主页网址:http://www.gsc.org.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

版权所有:© 2001-2025 中国地理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70663      传真:010-64870663      E-mail:gsc@igsnrr.ac.cn
备案/许可证号码:京ICP备18020997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3842
技术支持:北京智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