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学术论坛在京隆重举行
发布时间:2023-4-2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

2023年4月1-2日,第四届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学术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论坛开幕式由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彭建教授主持,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贺灿飞教授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词。中国土壤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颜晓元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刘敏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一处处长熊巨华研究员出席会议并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朱永官院士、俄克拉荷马大学周集中教授、南京师范大学蔡祖聪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储成才教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秦伯强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郑循华研究员、海南大学巨晓棠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仁斌教授应邀在开幕式后作大会报告。


第四届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学术论坛是北京大学地理学科创办7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一,由中国土壤学会氮素工作组、中国地理学会环境地理专业委员会与国际氮行动组织(INI)东亚中心联合主办,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物理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本次论坛是我国氮循环领域迄今规模最大、参会人员层次最高、学术水平也最高的学术会议,旨在推动氮循环理论、研究方法、管理策略等的科学创新,促进土壤学、水科学、大气科学、微生物学、环境地理学、海洋科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增进氮循环领域学者深入交流。


图片



贺灿飞院长对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氮循环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活性氮排放的增加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长期以来,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重视氮循环领域的科学研究。希望参会的青年学者能够利用这样的平台充分交流、促进合作,共同推进我国氮循环研究迈上新的台阶。

图片


颜晓元常务副理事长代表中国土壤学会祝贺论坛隆重召开。他表示,研究氮素生物地球化学意义重大,一直是国内外广大学者关注的重点,“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学术论坛为相关领域人才提供了交流平台,希望本次会议能够推动氮循环研究进展,为国家重大战略问题提供重要支撑。

图片



刘敏副理事长代表中国地理学会祝贺本次论坛成功召开,阐述了氮循环研究的重要价值,并高度评价了多学科融合交叉的办会理念,相信本次论坛是一次意义非凡的学术盛宴,希望有关研究成果能够为国家高质量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支撑。

图片



熊巨华处长在致辞中表达了对第四届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学术论坛的祝贺,分享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理学的学科布局,也希望有更多科学家借助地理学科平台深化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

图片



本次论坛以“氮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为主题,下设 “氮循环关键过程与机制 ”、“活性氮释放规律与效应 ”、“氮的可持续管理与政策 ”、“氮循环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 ”4个议题。通过大会报告、邀请报告、墙报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研讨。大会报告由北京大学周丰教授和张霖研究员主持,分会场由18位召集人负责。会议期间青年学者踊跃发言,热烈交流,学术氛围浓厚。


图片


图片


为了反映我国氮循环领域前沿和最新进展,引领氮循环研究的创新方向,推进氮循环研究的持续深入,在本次论坛上,中国土壤学会氮素工作组首次发起了“年度氮循环十大科学进展”评选活动。颜晓元常务副理事长现场揭晓了入选名单,并邀请张福锁院士和朱永官院士为入选成果主要完成人颁发了证书。


图片


论坛闭幕式由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刘思彤研究员主持。期间评选了“优秀报告”,并邀请蔡祖聪教授和巨晓棠教授为优秀报告人颁发了证书。随后举行了下一届会议承办权交接仪式。颜晓元常务副理事长总结会议成果,为期两天的第四届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学术论坛圆满结束。

图片


本次论坛有来自149所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500余名人员到场参会,共举办了120场学术报告,包括9场大会报告、18场邀请报告、53场口头报告,以及40个墙报展示。其中,大会报告全程直播,直播间人数达到14477人次。另外,邀请了中国科技报记者现场报道,将会议实况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分享到全社会,有效推动了相关领域研究学者的交流沟通,勉励更多的青年工作者在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领域中绽放出更闪亮的光彩,不断注入生机与活力,贡献智慧和力量,始终走在科技发展的前沿!


图片


联系我们

中国地理学会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主页网址:http://www.gsc.org.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

版权所有:© 2001-2025 中国地理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70663      传真:010-64870663      E-mail:gsc@igsnrr.ac.cn
备案/许可证号码:京ICP备18020997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3842
技术支持:北京智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