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学术研讨会通知(第一号)
发布时间:2023-5-3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

由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主办、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山西太原大陆裂谷动力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承办的“2023年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学术研讨会将于2023825-27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欢迎各位从事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等相关学科教学及研究的学者和学生拨冗参加,展示最新研究成果,深化学术交流。会议将着眼于构造-气候-地貌-生物-社会巨系统的协同演化,探讨地貌演化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相互作用、重建地貌与第四纪环境变化、解剖地貌演化、灾害过程和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交流地貌学研究的新思想、新视野和新方法等前沿问题。

 

一、主题及议题

会议主题:地球系统科学时代的地貌学传承与开拓

会议议题(包括但不限于):

1. 地貌演化与第四纪环境变化

2. 地貌演化的关键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

3. 地貌演化与构造和气候的相互作用

4. 地貌、社会与宜居地球

5. 地貌与资源

6. 地貌与灾害

7. 地貌学研究新方法与新技术

8. 数字地貌与地貌模拟

9. 冰冻圈过程与地貌演化

10.风沙过程与地貌演化

11.黄土记录与地貌演化

12.河流过程与流域地貌演化

13.源汇过程与河口海岸地貌

14.火山过程与地貌演化

15.喀斯特地貌与气候水文记录

16.行星地貌、陨石撞击地貌和环境记录

17.地貌学教育与课程建设

 

二、时间和地点

1.报到注册

时间:2023825日全天

地点:山西省太原市,具体地点请关注后续通知

2.正式会议

时间:2023826-27

地点:山西省太原市,具体地点请关注后续通知

三、征文要求

为方便交流和会上深入讨论,本次会议拟将摘要汇总,制作论文摘要集PDF文件分送。为此要求:

1.论文摘要文字不宜超过500字,格式参考附件1”

2.请通过E-mail附件形式发送摘要,文件格式Microsoft Worddoc或者docx);

3. 摘要与第1号回执(见附件2”)请于2023615日前发至以下邮箱:dimaodisiji2023@163.com

 

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西太原大陆裂谷动力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协办单位

山西省地震局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学院

大同大学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震学会构造地貌专业委员会

 

学术委员会

  

潘保田

副主任

董治宝 方小敏 高全洲 李有利 鹿化煜 师长兴   郑祥民

  

曹广超 陈中原 程维明 冯兆东 傅命佐   高红山 黄春长 黄河清 李长安

李德文 李生宇 李世杰 刘维明   覃金堂 邱维理 宋长春 拓万全 王建力

王宁练     王先彦 伍永秋 许刘兵 羊向东   杨小平 俞鸣同 

  张虎才   赵井东 赵志军 周力平

秘书长

王随继

 

组织委员会

秘书长:张会平

副秘书长:王随继 何宏林

秘书:石峰 陈正全 覃金堂 刘庆红

五、参会报名

拟参会者请于2023630日前将报名回执和论文摘要发送到下列邮箱:dimaodisiji2023@163.com。同时,与会者需缴纳会议注册费(含参会许可、会议材料、场地租用、会间野外考察和会期用餐等)。

会议代表

630()

71日及以后

正式参会者

1200元/人

1600元/人

中国地理学会有效会员

1000元/人

1400元/人

陪同人员

800元/人

1000元/人

学生参会者

800元/人

1000元/人

 

六、野外地貌专题考察

1. 会间野外考察(2023827日下午)

山西太原大陆裂谷动力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不另外费用)

2. 会后野外考察

本次会议拟设2条野外学术考察路线,费用自理(考察费协商后在2号通知发布)。

(1) 路线1--盆与山(828-30):六棱山北麓断裂-大同火山和土林-泥河湾

时间安排:28日上午 太原出发,中午抵达大同,下午考察大同土林,晚宿大同;

                29日上午 大同出发,考察泥河湾,下午考察大同火山,晚宿大同;

                30日上午 大同出发,考察六棱山北麓断裂,下午疏散

(2) 路线2—水与石(828-30):黄河壶口-深切曲流-绵山-霍山山前断裂

时间安排:28日上午 太原出发,考察绵山,晚宿霍州;

                 29日上午 宿州出发,考察霍山山前断裂,晚宿临汾;

                 30日上午 临汾出发,考察壶口,下午疏散

 

七、其它事项

1.会议期间召开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会议。

2.会议住宿安排及交通路线将在第二轮通知发布。

 

八、会议秘书组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王随继

通讯地址:100101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电话:13439602258

E-mail: wangsj@igsnrr.ac.cn

石峰

通讯地址:100029北京市朝阳区华严里甲1号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电话:13910849765

E-mail: shifeng@ies.ac.cn

陈正全

通讯地址:100029北京市朝阳区华严里甲1号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电话:18612038675

E-mail: zq_chen@ies.ac.cn

覃金堂

通讯地址:100029北京市朝阳区华严里甲1号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电话:13811165176

E-mail: jtqinies@163.com

刘庆红

通讯地址:030021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旧晋祠路二段69号山西省地震局

电话:13934054610

E-mail: 281157522@qq.com

 

 

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

202353


联系我们

中国地理学会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主页网址:http://www.gsc.org.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

版权所有:© 2001-2025 中国地理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70663      传真:010-64870663      E-mail:gsc@igsnrr.ac.cn
备案/许可证号码:京ICP备18020997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3842
技术支持:北京智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