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交通地理学学科发展,聚焦新时代学科前沿和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围绕如何推动交通地理学理论创新、方法技术提升和关键领域实践应用取得新突破,支持学科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发起创办了“交通地理学学科发展与创新国际论坛”。
2023年5月13日,首届交通地理学学科发展与创新国际论坛在辽宁大连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辽宁省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承办,王姣娥研究员和郭建科教授担任本次论坛主席。
论坛以“交通地理学学科发展与创新”为主题,得到了国内外相关学术机构和国际期刊的大力支持。Urban Studies、Cities、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Travel Behavior and Society等期刊主编,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和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期刊副主编,世界航空运输研究学会主席及国际地理联合会(IGU)交通地理委员会副主席和秘书长应邀参会。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香港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等国内外28所高校与科研机构近50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本次论坛。
论坛开幕式由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建科教授主持。辽宁师范大学副校长岳崇兴、辽宁师范大学原校长韩增林教授分别致辞,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辽宁师范大学交通地理学的学科团队建设与基础理论成果,港口航运与交通地理已成为该校优势学科方向之一。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姣娥研究员致辞,介绍了论坛的缘起和宗旨,希冀论坛能成为交通地理及相关领域学者学术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论坛邀请了国内外知名学者作了主旨报告。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Anming Zhang教授、香港大学Becky P.Y. Loo教授、北京大学赵鹏军教授分别作了“The Evolution of Aviation Network: Global Airport Connectivity Index since 2006 and Impact of COVID-19”“A Paradigm Shift in Transportation”和“城市交通公平研究的思考”的报告,对全球航空运输连通度、“人本理念”下的交通可持续发展、交通公平等交通地理学的国际前沿问题进行了探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Yingling Fan教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Xinyu(Jason) Cao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王姣娥研究员围绕城市居民出行与幸福感、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交通行为与建成环境关系、航空运输的季节波动性等新兴研究议题作了报告。辽宁师范大学郭建科教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王磊研究员、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ésar Ducruet研究员、英国利物浦大学Chia-Lin Chen博士针对航运网络韧性、城市群高铁空间效应、港口系统和海事网络、欧洲高速铁路发展与区域凝聚力等实践应用热点展开深入的探讨。上述报告充分展示了交通地理学围绕学术理论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瞄准关键领域重点改革开展的创新性研究成果。最后在大会闭幕式,王姣娥研究员对论坛进行总结,表达了对交通地理学科蓬勃发展、持续创新的信心,并希望论坛能得以持续举办,成为交通地理学学者深入交流、合作乃至创新的重要平台。
论坛特别设置了“交通地理学研究前沿、进展及我们的行动”、“交通地理学国际交流和青年人才培养”圆桌会议。所有参会学者们分别阐述了各自的研究领域与亮点成果,并结合交通地理研究的重点议题展开热烈讨论,为交通地理学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青年学者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与会专家学者畅所欲言,交流气氛热烈,呈现了一场学术互促、博采众长、增进友谊、开阔视野的思维盛宴,有力地促进国内外交通地理学学者交流、合作与创新。
论坛参会人员合影
岳崇兴、韩增林、王姣娥为论坛致辞
特邀报告
论坛圆桌讨论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