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17日,中国地理学会水文地理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功举办。本次年会由中国地理学会水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承办,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中国委员会遥感分委会等协办。来自全国各地100多家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和研究生等6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围绕“人工智能时代水文地理学发展前沿和动态”主题展开深入交流。
5月16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在石家庄河北会堂隆重举行。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沈彦俊研究员主持。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刘小京研究员发表欢迎辞,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福宝研究员、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中国委员会秘书长王小军正高、河北省水利厅一级巡视员苏建平等领导先后致辞。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昌明研究员、武汉大学夏军教授发表重要讲话,从水文地理的战略意义和学科前沿出发,鼓励青年学者在新时代背景下勇攀科学高峰。中国地理学会水文地理专委会主任张永强研究员在致辞中简要回顾了新一届水文地理专委会成立过程及其在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刘小京研究员致欢迎辞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福宝研究员致辞
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中国委员会秘书长王小军正高致辞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昌明研究员致辞
武汉大学夏军教授致辞
河北省水利厅一级巡视员苏建平致辞
中国地理学会水文地理专委会主任张永强研究员致辞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沈彦俊研究员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后的大会特邀报告环节,多位学者发表了具有创新价值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思想。武汉大学夏军教授围绕“从地理综合到流域集成:流域模拟器与大模型的研发与展望”,介绍了水文地理大模型的最新进展与实际应用。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冯起研究员(线上)以“河口湿地生态水文研究热点前沿及其对闽江河口湿地研究和保护的启示”为题,介绍了湿地生态水文及保护与恢复的最新研究进展。此外,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孙福宝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陈亚宁研究员、武汉大学张橹教授、兰州大学贺缠生教授,分别从洪涝灾害模拟、干旱区生态变化、水文复杂系统建模、流域科学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等方向分享了最新成果。各位专家的报告高屋建瓴、见解独到,为与会者带来一场知识与思想的深度碰撞。
夏军教授和冯起研究员作大会特邀报告
部分大会特邀报告人
5月16日下午和17日上午,大会专题报告有序开展。此次会议设置了12个专题分会场,包括水圈与流域水安全、气候变化与生态水文响应、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及生态环境效应、农业水文与地下水量质保护、流域水生态健康与社会水文过程、水文地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区域水资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水-能-粮-生纽带关系与协同发展、关键带过程与健康水土、卫星水文遥感与全球变化、区域和全球水循环模拟及预测、河口海岸带环境水文过程与物质循环。来自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者共完成了255个专题学术报告。
5月17日,年会举行了闭幕式。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张永强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章光新研究员、河海大学袁山水教授、本次年会承办单位沈彦俊研究员相继作大会报告,内容涵盖全球水循环模拟、流域湿地调蓄功能、旱涝急转机制、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热点话题,介绍了最新研究成果。
本次学术年会期间,与会专家及青年学者齐聚一堂,对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背景下水文地理学前沿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和热烈讨论,效果良好,参会者对本次会议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水文地理学的新理念、新成果和新实践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充分体现了水文地理学科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多元化发展路径,促进了水文地理学领域的人才培养,提升了中国水文地理学研究的影响力,推动了水文地理学更好地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和重大生态工程的实施。未来,水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将继续推动科技创新,加强跨界融合,为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参会人员合影
根据中国地理学会有关通知精神,为充分发挥专委会在学科发展和学术传播中的堡垒作用,会议期间,水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召开了2025年度工作会议,水文地理专委会秘书长马宁汇报了过去一年来专委会的工作进展,与会的委员围绕专委会未来的工作要点、水文地理学服务国家战略的主要领域、学术年会举办经验和做法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最后,专委会委员共同确定了下一届年会承办方,并初步讨论了年会主题与承办方案。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