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地理学会研究生联合分会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理学研究生学术论坛在北京举行
发布时间:2025-09-28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

图片


9月19-20日,2025中国地理学会研究生联合分会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理学研究生学术论坛在北京举行。会议以“薪火相传二十载·地理探索启新程”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5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管理部门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会。本次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主办,中国地理学会研究生联合分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教育处共同承办。


图片

大会合影


9月20日上午举行的大会开幕式上,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孙福宝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林晓教授先后致辞。孙福宝回顾了中国地理学会研究生联合分会二十载发展历程,勉励青年学子传承地理学薪火、勇担时代使命,将个人理想融入服务国家战略与人类发展的伟大事业中。林晓肯定了地理学的时代价值,鼓励研究生弘扬科学家精神,服务国家战略,并表示学校将持续支持地理学科建设与青年人才培养。开幕式由中国地理学会研究生联合分会第三届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生初明若主持。


图片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孙福宝研究员致辞

图片

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林晓教授致辞


会议特邀报告环节汇聚了多位地理学领域权威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大道研究员立足国家宏观战略格局,围绕国情与国家战略提出了多项深刻思考;北京大学刘瑜教授阐释了地理分析中空间效应的重要理论与方法进展;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蔡国田研究员聚焦陆海能源系统,探讨了海上可再生能源开发的时空耦合机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王开泳研究员结合自身科研历程,系统阐述了地理学人才成长的核心素养与创新思维的培养路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王振波研究员的报告聚焦以“地标生境新质生产力”赋能生态文明与制度型开放,回顾了如何通过科学数据与物联网技术构建地理标志产品溯源体系,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高质量转化,服务国家战略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王少华研究员分享了地理空间智能大模型的技术突破、应用场景及面临的可靠性与可解释性等关键挑战。大会报告先后由中国地理学会研究生工作协调指导组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朱鹤副研究员和中国地理学会研究生联合分会第四届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生罗凌志主持。


图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大道院士作报告

图片

北京大学刘瑜教授作报告

图片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蔡国田研究员作报告

图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王开泳研究员作报告

图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王振波研究员作报告

图片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王少华研究员作报告

图片

初明若、朱鹤、罗凌志主持先后主持开幕式和特邀报告


20日下午的分会场报告环节围绕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地理信息科学与遥感、地表过程与全球变化、人地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前沿、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过程、水文模拟与资源环境六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60余位学者和研究生分享了前沿研究成果,展现出地理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鲜明特色与创新活力,彰显了中国地理学研究生的蓬勃力量。在高校研究生会/学生会主席论坛中,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2所地理单位代表围绕研究生学术组织建设、跨校学术资源共享、品牌活动创新等议题进行了热烈交流与经验分享,共同探讨了如何更好发挥学生组织在促进学术繁荣、服务同学成长中的作用,为未来深化校际合作、凝聚青年学子力量奠定了基础。

wechat_2025-09-28_202855_740.png

部分分论坛合影


为回顾发展历程、凝聚奋进力量,会议期间还举办了地研联成立二十周年座谈会。地研联第四届主任罗凌志回顾了地研联从自发组织到成为中国地理学会分支机构二十年来的成长足迹,历届理事分享了各自在地研联平台上的收获与感悟,并就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服务地理学子、促进学术交流、传承地理精神等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座谈会总结了二十年来的宝贵经验,凝聚了广泛共识,为分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图片

地研联成立二十周年座谈会合照


会议期间,还召开了中国地理学会研究生联合分会工作会议。初明若汇报了第三届委员会在过去一年的工作,全面总结了分会在组织建设、品牌活动举办、高校联动及新媒体运营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与会委员就如何提升线上活动互动性、优化委员反馈机制、加强与合作院校的对接渠道等现存问题与未来挑战展开了深入讨论,并为下一届委员会的工作提出了宝贵建议。工作会议由研究生分会第三届秘书长李雨竹主持。


图片

中国地理学会研究生联合分会工作会议合照


闭幕式前的特邀报告环节,北京师范大学李小雁教授从综合交叉的视角深入阐释了地球关键带的前沿科学问题;中山大学梁育填教授结合具体案例,深入剖析了经济地理与区域国别研究的背景,指出当前“一带一路”建设与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地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科贡献。华南理工大学魏宗财教授深入探讨了大数据与智慧城市背景下商业空间的演化与重构机制。特邀报告由中国地理学会研究生联合分会第三届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硕士生李雨竹主持。


闭幕式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教育处处长王振波研究员对大会进行了全面总结。至此,本次大会在热烈的学术氛围中圆满结束。


图片

北京师范大学李小雁教授作大会报告

图片

中山大学梁育填教授作大会报告

图片

华南理工大学魏宗财教授作大会报告

图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教育处处长王振波研究员作总结讲话

图片

中国地理学会研究生联合分会(第三届)秘书长李雨竹主持闭幕式


本届大会不仅为全国地理学研究生搭建了展示研究成果、探讨学术前沿的重要平台,更通过组织多场高水平特邀报告、设立多元分论坛以及促进跨校跨领域深度交流,助力青年成长,彰显了中国地理学薪火相传、开放包容的学术活力与时代使命。

联系我们

中国地理学会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主页网址:http://www.gsc.org.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

版权所有:© 2001-2025 中国地理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70663      传真:010-64870663      E-mail:gsc@igsnrr.ac.cn
备案/许可证号码:京ICP备18020997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3842
技术支持:北京智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