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3-15日,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长春举行。会议以“面向未来: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支撑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的300余名专家学者与行业代表参会。本次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共同主办,多家高校与科研机构共同承办。
大会合影
9月14日上午举行的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党委书记王宗明研究员主持,并代表承办单位致辞,向莅临会议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中国地理学会党委副书记张国友研究员和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主任葛咏研究员分别致辞,强调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呼吁加强学科交叉与产学研合作。
中国地理学会党委副书记张国友致辞
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主任葛咏致辞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党委书记王宗明主持开幕式并致辞
大会特邀深圳大学郭仁忠院士探讨了地图的科学概念转化与社会属性拓展,首都师范大学宫辉力院士介绍了国家地下水与地面沉降监测的关键技术及应用,哈尔滨师范大学臧淑英教授分享了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在高纬寒区多年冻土变化研究中的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华林甫教授展示了《清史地图集》的学术理论与研制实践,武汉大学任福教授围绕智能制图的路径提出创新思考,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周伟奇研究员汇报了遥感和GIS技术在监测、评估与模拟城市生态系统格局、过程与服务中的前沿应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董金玮研究员介绍了如何利用大数据与AI大模型技术,实现黑土区作物种植结构的精细识别与农田管理措施的精准监测,武汉大学冯炼教授分享了其在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全球海岸带与内陆水体环境时空动态方面的最新方法与发现。
深圳大学郭仁忠院士作大会报告
首都师范大学宫辉力院士作大会报告
哈尔滨师范大学臧淑英教授作大会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华林甫教授作大会报告
武汉大学任福教授作大会报告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周伟奇研究员作大会报告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董金玮研究员作大会报告
武汉大学冯炼教授作大会报告
14日下午共安排10个专题分会场,110余场学术报告,涵盖现代地图学理论与方法、地理信息科学前沿、人工智能与时空分析、农业与粮食安全、水生态与水环境管理、城镇化与城市生活、生态系统保护等多个热点方向的最新进展。会议还特别设置了“女科学家·她视野”专题会场,突出女性学者在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贡献与视角。本届年会通过深入的理论探讨与广泛的实践交流,不仅促进了学科交叉与知识融合,还进一步明确了地理信息技术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发展中的关键支撑作用。众多报告聚焦遥感与GIS在资源管理、环境监测、灾害预警、国土空间规划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为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成果转化提供了重要思路与合作契机。
部分专题分会场
9月14日晚,举行了会议闭幕式。闭幕式上,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党委书记王宗明研究员代表会议主办单位对与会专家学者、承办及协办单位、会务工作人员表达了诚挚感谢,并对会议成果做了全面系统的总结。下一届会议承办单位代表、江西师范大学张琍副教授致辞,向大家发出了诚挚的欢迎邀请。
本次年会促进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创新、技术开发与应用实践深度融合,推动学科交流与合作,为我国地理信息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