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8日,中国地理学会与埃及地理学会(Egyptian Geographical Society)合作备忘录签订仪式在2025年地理学与可持续性国际研讨会(2025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Geography and Sustainability)上举行。

签约仪式
鉴于埃及地理学会在非洲及中东地区的重要影响力和学术地位,结合今年4月中国地理学会代表团访问埃及地理学会的交流成果,根据中国地理学会对外交流计划,中国地理学会党委书记陈发虎代表中国地理学会与埃及地理学会秘书长伊斯梅尔.优素福(Ismail Youssef)签署了双边合作备忘录。国际地理联合会主席Nathalie Lemarchand、前主席Michael Meadows、副主席Holly Barcus、陕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李晓兵以及中国地理学会监事长傅伯杰、副理事长董治宝、执行秘书长王岱等中外嘉宾共同参与见证了本次签约仪式。

陈发虎书记和优素福秘书长交换备忘录文本
陈发虎在签约前的致辞中表示,从尼罗河到黄土高原,两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地理学会将联合推动科研人员交流和跨大陆干旱区可持续性研究。此次备忘录的签署,正是落实这一愿景的具体步骤。本次中埃两国地理学会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将进一步加强双边关系,促进两国地理学界友好往来。根据签署文件,双方将在联合科研、人员互访、会议互邀、信息交换、学生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为双方会员提供交流合作机会,共同推进中埃乃至中非地理学的合作与发展。
除参加本次研讨会外,18日和19日优素福秘书长还应邀访问了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和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与国内同行交流了中埃双边合作事宜。

优素福秘书长访问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优素福秘书长访问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埃及地理学会简介:
埃及地理学会成立于1875年,由当时的埃及统治者赫迪夫・伊斯梅尔(Khedive Ismaïl)颁布法令设立,最初名为开罗地理学会。埃及地理学会是全球成立最早的地理学会之一,是欧洲和美洲以外成立的第一个地理学会。自1922年以来,学会总部一直设在开罗市中心的古老建筑内。 埃及地理学会是国际地理联合会的创始会员之一,在国际地理学界具有重要地位。1925年,学会成功举办了第11届国际地理大会,为国际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埃及地理学会长期致力于埃及和非洲地区的自然地理科考、人文地理研究以及跨学科合作,其早期目标主要集中在支持埃及和非洲未开发区域的地理勘探工作,例如西奈半岛和撒哈拉沙漠的科考项目。如今,埃及地理学会已成为阿拉伯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地理学术机构之一,在推动区域地理学发展、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962年,埃及地理学会发起创办了首届阿拉伯地理学会议,并积极推动成立了阿拉伯地理学家联盟,为进一步加强阿拉伯地区地理学的研究与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