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地理学与可持续性国际学术会议在西安举行
发布时间:2025-10-31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

2025年10月17-20日,由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与中国地理学会联合主办的“2025年地理学与可持续性国际学术会议”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本次会议以“地理学与可持续发展:跨学科研究视角”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位学者参会,覆盖亚洲、美洲、欧洲、非洲与大洋洲,展现出广泛的国际影响力。会议由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师范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共同承办。

参会代表合影


18日上午举行了大会开幕式。陕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李晓兵教授,会议科学委员会主席、国际地理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地理学会监事长傅伯杰院士,国际地理联合会主席Nathalie Lemarchand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党委书记陈发虎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部长李小雁教授先后致辞。开幕式由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董治宝教授主持。


陕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李晓兵教授致辞

会议科学委员会主席傅伯杰院士致辞

IGU主席Nathalie Lemarchand教授致辞

中国地理学会党委书记陈发虎院士致辞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部长李小雁教授致辞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董治宝教授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举行了中国地理学会和埃及地理学会合作备忘录签订仪式。陈发虎书记代表中国地理学会与埃及地理学会秘书长伊斯梅尔·优素福(Ismail Youssef)签署了双边合作备忘录。国际地理联合会主席Nathalie Lemarchand、前主席Michael Meadows、副主席Holly Barcus、陕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李晓兵以及中国地理学会监事长傅伯杰、副理事长董治宝、执行秘书长王岱等中外嘉宾共同参与见证了签约仪式。 


合作备忘录签订仪式


大会特别邀请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院士、法国巴黎第八大学Nathalie Lemarchand教授、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刘建国教授、陕西师范大学董治宝教授、南京大学/南非开普敦大学Michael E. Meadows院士、美国西密歇根大学贺缠生教授、陕西师范大学王亚平教授、荷兰格罗宁根大学Prajal Pradhan教授、芬兰阿尔托大学Olli Varis教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吴炳方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关美宝教授、香港大学张晓玲教授、葡萄牙里斯本大学Jorge Rocha副教授13位学者以“The Roadmap for Glob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全球可持续发展路线图)、“Rise and Fall of An Industrial City: Questions for Local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工业城市的兴衰:地方发展和可持续性问题)、“Integrated Frameworks for Global Sustainability”(全球可持续性综合框架)、“Asian Dust: Sources and Transport”(亚洲灰尘:来源和运输)、“From Past Climates to Future Pathways: Integrating Quaternary Records in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long the Trans-Eurasian Corridor”(从过去的气候到未来的路径:将第四纪记录纳入跨欧亚走廊的可持续发展)、“Large-scale Vegetation Greening: Too Much or Too Little?”(大规模植被绿化:太多还是太少?)、“Challenges to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in Africa and Asia”(非洲和亚洲可持续城市发展的挑战)、“Threefold Approach for Accelerating SDGs and Beyond”(加快可持续发展目标及其他目标的三重方法)、“World's River Basins Under Multiple Stresses and Risks”(多重压力和风险下的世界流域)、“Nexus of Water-Food-Energy-Ecology in the Zambezi River Basin”(赞比西河流域水-粮食-能源生态的联系)、“GeoAI for Environmental Exposures and Sustainable City”(环境暴露和可持续城市的GeoAI)、“Transforming Cities for Global Sustainability: Last-mile Innovations for Spatial-temporal Triple-off Pathways in the AI Era”(转变城市以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人工智能时代时空三重路径的最后一英里创新)、“Do We Believe in Data and Models?” (我们相信数据和模型吗?)为题作学术报告。Michael E. Meadows院士、Liu Jianguo教授以及北京师范大学李琰教授、美国麦卡利斯特学院Holly Barcus教授先后主持了大会报告。 


傅伯杰院士作学术报告

Nathalie Lemarchand教授作学术报告

Liu Jianguo教授作学术报告

董治宝教授作学术报告

Michael E. Meadows院士作学术报告

 

He Chansheng教授作学术报告


王亚平教授作学术报告

Prajal Pradhan教授作学术报告

 

Olli Varis教授作学术报告


吴炳方研究员作学术报告

 

Mei-po Kwan教授作学术报告

张晓玲教授作学术报告


Jorge Rocha副教授作学术报告

Michael E. Meadows教授主持大会特邀报告

Liu Jianguo教授主持大会特邀报告

李琰教授主持大会特邀报告

Holly Barcus教授主持大会特邀报告


大会期间共设立36个专题分论坛,主题涵盖生态恢复、地理过程、土地退化、生态系统服务、地球观测、人工智能、数字地理、灾害风险管理、可再生能源、可持续性等多个前沿方向。此外,墙报交流、科技成果展示等环节也为与会者提供了高水平的国际化学术对话平台。


Ecosystem services supply, drivers of change, ecosystem types, restoration, nature based solutions分论坛合影

Operationalizing the Metacoupling Framework for Addressing Glob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hallenges分论坛合影

Earth observation and AI for ecosystem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分论坛合影

Water-Energy-Food Nexu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ransdisciplinary Solutions for Resources Security分论坛合影

Water Secur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Global Arid Regions分论坛合影


会议期间还启动了全球干旱生态系统科学计划第二期(Global-DEP II)。该计划由傅伯杰院士和新南威尔士大学David Eldridge教授分别担任中方和外方负责人,旨在推动干旱区社会-生态系统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与合作,服务全球旱区的可持续发展。为推动非洲地理学综合研究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会间宣布正式成立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学与可持续性委员会非洲分会,分会主席由约翰内斯堡大学Walter Musakwa教授担任。


全球干旱生态系统科学计划第二期(Global-DEP II)启动仪式

Walter Musakwa教授介绍IGU地理学与可持续性委员会非洲分会


19日下午举行了大会闭幕式。大会组委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赵文武教授主持闭幕式并作总结发言。他表示,本次会议成果丰硕,与会人员充分探讨地理学与可持续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科发展方向,共同见证了中埃地理学会合作备忘录签署、第二期全球干旱生态系统科学计划启动和IGU地理学与可持续性委员会非洲分会成立,期待下一次会议的再次相聚,携手推动地理学为人类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赵文武教授作总结发言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球地理学者提供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更深化了国际地理学界的合作网络。这也标志中国地理学围绕可持续发展这一核心议题,通过与全球国家、区域的积极广泛科技合作,为相关领域研究与实践注入新动能。

联系我们

中国地理学会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主页网址:http://www.gsc.org.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

版权所有:© 2001-2025 中国地理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70663      传真:010-64870663      E-mail:gsc@igsnrr.ac.cn
备案/许可证号码:京ICP备18020997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3842
技术支持:北京智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