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模型与地理信息分析专业委员会2021年学术年会在长春举行
发布时间:2021-9-26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

图片


2021年9月24日至26日,由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模型与地理信息分析专业委员会主办、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承办的“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模型与地理信息分析2021年学术年会”在吉林省长春市海航紫荆花饭店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以“大数据时代的地理时空信息建模与分析——机遇与挑战”为主题,意在新时代地理学面临的重大挑战中,通过地理时空的数字化构建地学信息图谱,探寻反演地表变化过程的方法;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支持下,充分依托地学专业知识,探索复杂的地表变化规律,发现新的地学知识,实现全息智能化的预测和规划未来;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推动地理时空建模和地理信息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拓展时空数据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应用,交流最新成果,促进学科融合,为学者搭建交流平台。会议邀请到2位中国科学院院士、1位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位研究员和3位知名大学教授做特邀报告。来自全国5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0多名地理学及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大会。


9月25日上午,开幕式由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模型与地理信息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张洪岩教授主持。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白娥教授致辞,她对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历史发展、学院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模型与地理信息分析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王劲峰研究员致开幕辞,介绍了地理模型与地理信息分析学术委员会成立的初衷与发展,概括阐述了地理模型与地理信息分析的领域现状研究,最后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向及发展模式进行了展望。开幕式上,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闾国年教授和柳林教授为新委员颁发聘聘书。


图片


大会主题报告由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模型与地理信息分析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王劲峰研究员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师范大学闾国年教授主持。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成虎研究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邓伟教授、广州大学柳林教授、浙江大学刘仁义教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骆剑承研究员和东北师范大学张洪岩教授分别作大会特邀报告。陈发虎院士以“青藏高原观测-数据-模型:区域地球系统模型发展”为题,强调了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减弱,碳中和目标受到挑战,无论是国家战略需求抑或是科学前沿需求,青藏高原的研究都是必要的,并介绍了目前青藏高原研究的机遇、挑战以及青藏高原地球系统模型。周成虎院士以“新一代地理信息系统发展思考”为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国内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机遇以及挑战,列举出应用领域的新拓展,如深时GIS、智慧城市、精准交通、IndoorGIS、健康GIS等,周院士还阐述了GIS的新时空观、云原生的新架构,表示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正在进入无处不在的全空间智能时代。邓伟院士以“关于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的问题与研究进展”为题,深层次的介绍了地理的过渡性以及自然人文耦合视角的研究方法和逻辑框架,并展示了城乡过渡性地理空间生态服务、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人文自然相互性识别与分异解析等研究进展。柳林教授以“从时空模型到应用:以犯罪防控为例”为题,从地理学的视角阐述了犯罪的机理、犯罪的预测和犯罪的防控,并以热点警务实验介绍了犯罪地理学的研究思路和逻辑,指出要充分结合地理学、犯罪学、计算机等多门学科,以应用为导向结合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目标。刘仁义教授以“地理大数据分析与应用若干实践”为题介绍了大数据背景下地理大数据的计算分析体系,其关键是模型、方法和技术的创新,强调了平台是地理大数据的载体,并对其未来进行了展望与思考。骆剑承研究员以“地理图谱认知与大数据智能计算”为题,提出从图谱的角度认知新时代的地理大数据,列举了多个地理大数据智能计算模型及研究成果,并对智能地理计算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东北师范大学张洪岩教授以“地理图谱构建的时空维度”为题,介绍了对地学信息图谱的认识、虚拟世界的时空维度和人地关系中的时空维度等内容,总结出人地关系为地理学的初心,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宏观性、战略性的学科性质,微观服务于宏观、定量服务于定性的地理学研究方式,并指出地理学的时空规律应以特定尺度为前提。


图片


除大会报告外,本次年会还开设了乡村地理与地理信息分析、环境与健康研究、地表过程模拟与时空推测、历史地理信息分析、地理模型与地理分析课程建设、地理时空数据建模与分析理论与方法、知识与数据驱动的地理建模方法、环境与健康时空分析、遥感数据时空分析与应用9个专题和一般分会场,共进行现场口头报告95个。


会议闭幕式上,首先由王劲峰主任对会议进行总结,他代表地理模型与地理信息分析专业委员会对与会代表的热情参会、各位报告人的高质量报告以及会议组织团队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并围绕地理时空信息建模与分析的主题,针对地理模型与地理信息分析的前沿、创新和需求,对该领域未来发展的图景进行了展望。随后,张洪岩副主任宣布,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模型与地理信息分析专业委员会2022年学术年会将于南京举行,承办单位为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陈旻教授代表南京师范大学发言,诚挚邀请相关学者、专家及研究生参加下届会议,期待地理模型与地理信息分析同行一年之后在六朝古都南京再相聚。


图片


会议的最后,本次会议承办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张洪岩教授再次对中国地理学会、陈发虎院士、周成虎院士、邓伟院士以及各位优秀科研人员的报告、参会者以及会议组织团队表示衷心感谢。至此,为期一天半的会议圆满结束。


供稿来源: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模型与地理信息分析专业委员


联系我们

中国地理学会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主页网址:http://www.gsc.org.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

版权所有:© 2001-2025 中国地理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70663      传真:010-64870663      E-mail:gsc@igsnrr.ac.cn
备案/许可证号码:京ICP备18020997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3842
技术支持:北京智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