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召开
发布时间:2018-05-31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

201292223日,2012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师范大学举行,会议主题是“华北历史地理与中国社会变迁”。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天津师范大学承办,天津市地理学会、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协办。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苟利军、天津市地理学会理事长、天津市教委主任靳润成、天津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璟、校长高玉葆等领导以及来自海内外各高校、研究机构以及部分国家的220多位历史地理学、社会史学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大会开幕式

本次会议设立1个主会场、6个分会场,主要围绕着“华北历史地理问题研究与探讨”、“王朝·区域视野下的中国社会与环境变迁”、“域外历史地理研究的探索”、“历史政治地理与历史城市地理”、“历史地理学理论:技术·方法·思想”、“传承与创新: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先生百岁诞辰专题研讨”、“其他历史地理问题”等七大议题展开。

本次会议重点围绕环境变迁与人类活动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对华北地区自历史时期以来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历史地理问题进行了学术研讨。尤其是对天津、北京城市历史地理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发现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珍贵资料,对一些新问题进行了系统而富有价值的探索,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于华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亦颇具现实意义。

本次会议交流还注重在历史地理的理论研究及研究方法方面不断完善与更新,一方面系统总结了国内历史地理学科发展的成就与不足,另一方面介绍并引进了国外先进的学科理念与方法。同时还探讨了现代技术手段,如遥感、红外、GIS等新技术在历史地理研究中的应用问题。此外,就历史地理学研究视野和范围的拓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本次会议主题宏阔,是我国历史地理学界的一次高端盛会。大会共收到与会代表提交的论文172篇,所收论文数量之多、论文题目涉及范围之广、论文水平之高都创历史新高。此次大会所形成的一系列学术成果对中国历史地理学学科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无疑会产生积极地推动作用;同时也会对华北乃至中国的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等问题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部分与会者在中国地学会在津成立百年纪念碑前合影

会议还组织与会学者考察了天津的城市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情况,并且还考察蓟县黄崖关长城、中、上元古界国家自然保护区、清东陵以及天津滨海新区空客320组装线、基辅号航母主题公园、七里海湿地等。

                     (天津市地理学会供稿)



联系我们

中国地理学会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主页网址:http://www.gsc.org.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

版权所有:© 2001-2025 中国地理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70663      传真:010-64870663      E-mail:gsc@igsnrr.ac.cn
备案/许可证号码:京ICP备18020997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3842
技术支持:北京智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