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国家谋篇布局“十五五”规划的关键阶段,10月31日,中国地理学会紧扣时代需求,联合教育部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河海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党委在江苏南京组织开展了“党建+”特色活动。本次活动以“党建与学科建设”为主题,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地理机构负责人近50人齐聚一堂,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党建工作与地理学科建设深度融合,助力地理学科人才培养,为新时代地理学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党建活动现场
党建活动由中国地理学会党委副书记张国友主持。他指出,当前科技社团党建工作要求不断提高,地理学会党委围绕“党建+业务”模式开展了多项探索。通过组织参观学习、宣传先进人物、打造品牌活动等方式,推动党建工作走深走实。特别是近年来,学会推动高校地理院系名称回归、发起优质地理产品生境保护案例研究等务实举措,既体现了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也为地理学科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开辟了新路径。

张国友主持党建活动
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彭建带领全体人员学习了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十五五”规划建议核心内容。他指出,地理学作为研究人地关系耦合的核心学科,应在美丽中国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国防现代化等重大战略中找准定位,地理学科应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在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国家安全等领域发挥学科优势,实现学科发展与国家需求同频共振。

彭建领学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在自由讨论环节,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李仁杰,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吴福忠,南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院长鲁丰先,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潘云,河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执行院长、党委副书记赵威,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张仲伍,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方凤满,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工智能学院地理信息科学系主任张春晓先后分享了党建工作促进学科发展的特色实践。
李仁杰介绍,河北师范大学正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地理学科人才培养”为主线,书记带头参加学科主导活动,将支部建在柳江盆地综合实习基地,把多门实习集中同一空间,实现教学集成改革与党建同频共振,相关经验已在河北省内推广。吴福忠认为,应借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持续推进祖国统一”的明确表述,吁请中国地理学会与兄弟院校联合为闽台融合及统一前后布局重大科研任务,发挥地理学科独特作用,并盼权威专家代为发声、争取国家项目。鲁丰先表示,南阳师范学院作为地方院校,学校聚焦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水安全、工程安全与9万多平方公里汇水区的生态安全,把服务国家战略工程及地方发展需求相结合凝练学科特色,恳请与会专家持续关注并支持南阳师院地理学科发展及渠首区域研究。潘云介绍,首都师范大学学院党委书记亲自督阵,支部书记撰稿投稿,党建与师生关切、国家需求深度结合:一是“第一班主任”聘优秀校友,思政就业联动,本科师范班就业率100%;二是联合北大、北师大等单位共建共学,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学科建设。赵威回顾,河南大学2006年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此后接连摘得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样板研究生党支部、全国党建标杆院系等荣誉。近年与中国地理学会、北京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组织红色主题研讨,将焦裕禄、红旗渠、大别山精神融入黄河生态保护科研,推动地理学科从校内中游跃居第一,党建被视为学科超速发展的“最直接原因”。张仲伍介绍,山西师范大学把支部建在5个系,支部书记兼副系主任,师生混编党小组;凡30人以上野外实习必设临时党小组,两年运行无师德师风问题,教学科研双促进,已成为校内示范项目。方凤满介绍,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推行“双带头人”机制,专业负责人一肩挑支部书记;“五微五计划”样板学生支部坚持实习期间“周周插党旗”,“手绘地图 红心向党”活动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党建+专业推动四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文旅融合、康养旅游研究全力服务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张春晓介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校以乡村振兴、产业振兴为抓手,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学生实习课堂搬进北京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与湖南衡阳油茶基地,联合地方支部设计课程,帮助推广香椿、黄精、油茶等特色产品,获评北京高校红色“1+1”活动一等奖,并得到《中国自然资源报》、学习强国等媒体报道,实现人才培养、科研与社会服务三赢。

自由讨论环节
中国地理学会党委委员、副监事长、河海大学党委书记杨桂山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表示,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科技社团党组织的作用。他强调,地理学科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应将其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科学精神。他倡导“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理念,明确“党建好则业务优,业务优则党建强”,需以人才培养质量、科研原创成果、社会服务成效检验党建工作实效,真正实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杨桂山作总结发言
本次活动依托中国科协“党建+特色活动”甲类项目,聚焦“党建引领地理学科人才培养”,既是对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深化学习,也是地理学界党建经验的集中交流,为学会党建破题与学科发展指明方向。中国地理学会将继续发挥组织优势,搭建交流平台,推动科技社团党建破题、赋能地理学科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与力量,在服务“十五五”规划、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国家发展贡献地理智慧与力量。

部分参与者合影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