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天地 - 科普动态

科学家精神:科学救国的地理学家——张相文
发布时间:2021-9-12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

张相文,字蔚西,号沌谷,1867年生于江苏省桃源县吴城乡南园庄(今泗阳县城厢社区南园村),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著名的爱国人士。

 

早年,在清光绪二十年中日战争后,他因痛惜清政府将宝岛台湾割给日本,开始关心、关注地理。1899年,他到南洋公学任教,讲授中国地理。在其后的30多年里,他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地理教学与研究事业。在讲授地理学的同时,他编著了两种地理课本:《初等地理教科书》和《中等本国地理教科书》,使地理知识,在中国得到了第一次大普及。他还自学日文,从日文书刊中搜集一些与地理学有关的新鲜知识,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于1908年,编著我国第一本自然地理著作《地文学》。被后人誉为是世界地学史上的可贵创举

                                               


为了推动地理学术交流与发展,他于1909年在天津发起成立了中国地学会,并把当时的国学大师章太炎、地理学家白眉初、地质学家章鸿钊、水利学家武同举、历史学家陈垣、张星烺以及热爱地学的教育家蔡元培、张伯苓等,都团结在中国地学会里,组成一支我国最早研究地理学的队伍。以后又陆续吸收很多地理、地质等方面的专家参加,如丁文江、翁文灏、袁复礼、王成组、黄国璋、谭其骧等,使这支队伍不断扩大,因而有力地推动我国萌芽状态现代地理学不断向前发展。

1910年,他又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学术期刊——《地学杂志》。191110月,武昌起义爆发,身为中国地学会会长的他和秘书白雅雨立即行动,共谋策应,与同盟会其他会友秘密组织了天津共和会,发动驻扎在滦州的二十镇营长冯玉祥、王金铭等中下级军官起义,张相文亲自撰写了起义文件,在白雅雨去滦州策反前,由地学会陶懋立陪同,沿着规划中的进军路线经山海关至秦皇岛,秘密航海南下。

1934年竺可桢等在南京发起成立中国地理学会。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地学会与中国地理学会合并为中国地理学会。

 

100多年过去了,他为中国地球科学、特别是地理学留下的丰厚遗产是我们世代不能遗忘的。

 

部分资料来源:网络


联系我们

中国地理学会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主页网址:http://www.gsc.org.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

版权所有:© 2001-2025 中国地理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70663      传真:010-64870663      E-mail:gsc@igsnrr.ac.cn
备案/许可证号码:京ICP备18020997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3842
技术支持:北京智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