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我国杰出的地理学家、冰川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现代冰川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施雅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2月13日在南京逝世,享年93岁。
施雅风院士遗体告别仪式2月17日上午在南京隆重举行,遗体告别大厅布置的庄严肃穆,大厅外高悬着巨幅挽联:冰川科学铸先生伟业雄心映千古,丹青风范存巨匠遗风英名誉神州。有关单位的领导、专家以及施雅风院士的生前好友、校友、同事、学生等300多人参加了遗体告别仪式。
遗体告别仪式由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所长杨桂山主持,他首先对社会各界的领导和专家在施雅风院士生病期间和逝世后所给予的关心表示衷心的感谢!据介绍,施雅风院士逝世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省长李学勇,中共甘肃省委书记陆浩、省长刘伟平以及30多位两院院士等分别以电话、唁电、送花圈等方式,对施雅风院士的去世表示沉痛哀悼,对施雅风院士的家属表示亲切慰问。
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所长王涛介绍了施雅风院士生平。
施雅风院士1919年生于江苏海门,194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史地系,1944年获浙江大学研究院硕士学位。1944年在重庆中国地理研究所任研究助理。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地下党员参加情报收集工作,为南京解放做出了贡献。1949年任中科院地理研究所所务秘书,参与创办《地理知识》杂志。1953年任中科院生物学地学部副学术秘书,参与国家“十二年科学规划”和《中国自然区划》工作。从1958年开始,先后领导了对西部地区冰川的科学考察,开创和发展了中国冰川学。在他的领导下,1960年组建了中科院兰州冰川积雪冻土研究所(筹),组织开展了冻土科学和泥石流灾害防御的研究。1965任中科院兰州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副所长,1978年任中科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并任中科院地学部副主任。先后兼任南京大学、兰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大学的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国际冰川学会理事、国际第四纪协会与英国皇家地质学会名誉会员等。是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和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
施雅风院士是我国冰川科学事业的创始人,开创和推动了我国冰川物理、冰川水文、冰芯与环境、冰雪灾害、第四纪冰川等方面的研究,系统地发展了中国冰川学理论和实践,把中国冰川学研究推向世界。
施雅风院士是我国冻土研究的开拓者,1960年组织和领导我国首支冻土考察队,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开展了研究,这是填补我国冻土研究空白的重要标志。1965年他主编的我国第一本冻土方面的专著《青藏公路沿线冻土考察》出版,这一开拓性的成果为我国后来的青藏公路和铁路建设起到了重要的科学指导。
施雅风院士是我国泥石流研究的奠基人,20世纪60年代倡导并成立了泥石流研究室,开始了我国泥石流理论和防治的系统研究。他亲自组织和参与了川藏公路与成昆铁路线泥石流研究,为铁路通过西昌泥石流区提出解决方案并被采纳。在他的协调和促进下,将泥石流研究中心转移到我国泥石流频繁发生的西南地区,在成都建立了专门的泥石流研究机构,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泥石流和山地灾害研究和防治水平的提升。
施雅风院士是我国西北内陆河水资源系统研究的倡导者,伴随着中国冰川学研究的发展,他积极倡导开展以冰川水文和冻土水文为代表的我国寒区水文研究,并在天山站和祁连山冰沟先后建立了冰川水文和冻土水文观测系统。1980年代中期,组织了对乌鲁木齐河流域水资源的系统研究,将我国西部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对西北水资源利用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施雅风院士是提升中国气候环境变化研究水平的主要贡献者,他与刘东生先生首先提出开展“青藏高原隆升及其对自然与人类活动影响的研究”,组织了一系列考察研究活动,完成了系列性的总结专著,将青藏高原研究推向了新的科学高度,对我国青藏高原研究领先于世界水平起到了关键作用。
施雅风院士在全球变化研究方面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学术观点,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组织开展了系统深入的中国气候与海面变化及其趋势和影响研究,内容涵盖全球气候变暖、中国历史气候变化、中国海面变化以及气候变化对中国主要自然灾害和北方水资源影响等。由他主持的《中国气候与海面变化及其趋势和影响》系列专著,是中国全球变化研究较为全面、系统化的研究成果。
施雅风院士的科技贡献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和巨大的经济、生态效益,甘肃省于2006年授予施雅风院士“科技功臣奖”。
施雅风院士诲人不倦,治学严谨,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他十分关注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亲自培养和选拔了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科学家,并用获得的奖金和自己的积蓄支持希望小学建设和颁发奖学金;出资建立科学基金以表彰和鼓励为冰冻圈科学做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他气度宽宏、胸怀若谷、兼容并蓄、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注重大局,把国家、民族和学科的利益置于个人之上。在数十年的科研实践中,团结起国内一大批科技工作者、学者共同开拓创新,数十年持之以恒,创造出一项又一项优秀成果。他70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潜心学术研究,并具有卓越的领导才能,为地理学、地貌学、冰川学等科学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不愧为地理学、地貌学、冰川冻土学的一代宗师,是我们尊敬的导师和学习的楷模。
明月清风无价,千秋华章生辉。施雅风院士的遗体安放在鲜花丛中,身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花圈如潮、哀乐低迴,人们以无比沉痛的心情告别中国冰川学之父、现代地理学先驱施雅风院士!
杨桂山所长主持施雅风院士遗体告别仪式
王涛所长介绍施雅风院士生平
施雅风院士遗体告别仪式会场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