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强会 - 社会服务

中国地理学会组织开展洋县黑米草坝村朱鹮栖息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揭牌仪式暨地理大数据百校(百乡)传播活动
发布时间:2022-8-8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

2022年8月8日,中国地理学会联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陕西省洋县举行洋县黑米草坝村朱鹮栖息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揭牌仪式暨地理大数据百校(乡)传播(第三十八场)系列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推动、促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科学融合,打造中国科协“科创中国”服务品牌,促进优质地理产品品牌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同时进一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地理大数据在助力乡村振兴与美丽中国建设中的应用。


本次专家团队由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陕西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董治宝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大数据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出版系统世界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闯研究员,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郑海博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王永生副研究员、刘正佳副研究员、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薛亮副教授等20余名专家学者组成。本次活动涵盖了活动开幕、揭牌仪式、宣讲传播、实地调研、产品推介等多个板块,集中展现了中国地理学会在落实国家生态地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在三地产品(地理标志、地理特色、地理传统产品)落地保护与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了地理学学科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智库作用。

揭牌及启动仪式

图片


8日上午在洋县草坝村举行了“洋县草坝村黑米朱鹮栖息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揭牌仪式暨洋县第六届黄金梨采摘节活动开幕式。活动得到了陕西省、洋县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总经济师、省农学会秘书长张旭峰,陕西省人民政府原参事、省委农办原主任、省委政策研究室原主任、现任省委决策咨询委农业组组长、省村促会名誉会长郑梦熊,陕西省村社发展促进会秘书长、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城乡一体化委员会副主任刘冰,陕西省洋县县委常委、副县长何天华、洋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柯红军,洋县纸坊街道党工委书记刘明明,陕西朱鹮集团等企业领导,陕西省农村报社、陕西省农村报等新闻媒体,草坝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众成员,草坝村及周边村镇村民共计100余人参加活动。活动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王永生副研究员主持,何天华副县长、张旭峰总经济师、郑梦熊组长、刘冰秘书长、董治宝教授等分别致辞。何天华副县长表示,洋县县委县政府会以‘企业建基地、政府创品牌、群众得实惠’为模式和导向,把洋县的优质地理产品和生态环境资源挖掘、开发、利用提升到更高层次,为建成国家优质生态产品供应基地提供有力的支撑和坚强的后盾;刘闯主任代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出版系统世界数据中心指出,经过三次同行专家评审,由王永生博士作为首席科学家、由洋县政府、草坝村村民、洋县朱鹮湖果业专业合作社共同参与共建的洋县黑米草坝村案例为优质地理产品生态地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第五例;王永生副研究员表示,洋县案例在全国是第五例,在陕西是首例,洋县黑米草坝村朱鹮栖息地案例产品——黑米茶、黑米、黑米糊被纳入“中科年货节”地理产品清单,已荣登中科院科技工作者食谱,并被列入北京中科生活商城首席陈列馆。活动最后,与会专家和领导共同为洋县黑米草坝村朱鹮栖息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揭牌并合影留念。


图片

现场考察及研讨

图片


8日上午,与会专家及领导前往梨园种植基地、朱鹮湖有机食品体验馆、中国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研究示范基地(洋县)等地进行现场考察,并进行专家咨询与研讨活动。在梨园种植基地考察中,陕西朱鹮湖集团董事长刘开昌为专家团队详细介绍了梨园从建设到建成的发展历程,专家们对梨园现今建设规模、黄金梨市场、企业盈利状况等情况都一一考察;刘闯主任还来到位于梨园外围的黄金梨售卖点,详细询问了今年黄金梨收成、单价以及商户售卖情况。在有机食品体验馆,工作人员向专家领导一一介绍了洋县特色的生态有机产品,包括黑米、黑米茶、黑米醋、黑米酒、黄金梨等众多在售产品,刘闯主任为省县领导和企业人员介绍了“三地产品”生态地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网计划,并阐明了赋予“三地产品”对地区特色有机产品发展所带来的巨大效益。在对中国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研究示范基地的考察中,基地负责人王永生副研究员为与会专家和领导介绍了基地发展现状、人员构成、研究内容与目标、试验站工作进展和工作计划等内容。与会专家团队和相关领导在试验站三楼会议室围绕洋县有机农业发展现状、未来依托优良的生态地理环境,充分挖掘、开发优质地理产品,促进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图片

图片

宣讲报告与科普传播

图片


8日下午,在洋县朱鹮湖合作社二楼会议室,开展了地理大数据百校(乡)传播宣讲活动(第三十八场),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陕西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董治宝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大数据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出版系统世界中心主任、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刘闯研究员,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王永生副研究员,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薛亮副教授,中国地理学会科普部李琛妍主任,《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编辑部李莉敏秘书,洋县纸坊街道党工委刘明明书记,以及纸坊街道各行政村村民、合作社社员等300余人参加活动,会议由李琛妍主任主持。活动由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由陕西省洋县纸坊街道办事处、陕西省洋县朱鹮湖果业专业合作社承办。


图片

图片

会议上,刘闯主任作了题为“名扬天下的草坝村”的主题报告,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为切入点,从如何定义、如何转换等环节入手,以品种、品质、品牌、品形、品味等角度对“产、学、研、政、团体、民生、传播”七位一体的优质地理产品规范利用及其生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系统讲解,并强调要保护自己的地理品牌和保护生态地理环境。董治宝教授做了题为“秦岭地理与人文”的主题报告,以洋县所在的秦岭地区为例,详细介绍了作为一名地理学家是如何从地理学关注的区域差异入手,来研究事物的现象、规律、原因以及对地理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如何从人、地、业的关系来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厘清发展的链条。王永生副研究员做了题为“依托地理科技促进乡村发展”的主题报告,以试验站工作和案例申请为依托,介绍了如何让草坝村的地理产品走出洋县、走出陕西、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薛亮副教授做了题为“谁不说咱家乡好”的主题报告,作为土生土长的洋县人,薛亮教授从自己这些年看到的家乡变化来论述洋县的有机产品如何在充分挖掘地理生境资源的路上一步步做大做强,并表示洋县未来发展“三地产品”有着无比庞大的市场和无限的应用前景。会议最后,刘闯主任和刘明明书记共同为董治宝教授、王永生副研究员、薛亮副教授颁发“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科学传播首席专家”证书,并欢迎三位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加入到团队中来。


图片


联系我们

中国地理学会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主页网址:http://www.gsc.org.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

版权所有:© 2001-2025 中国地理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70663      传真:010-64870663      E-mail:gsc@igsnrr.ac.cn
备案/许可证号码:京ICP备18020997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3842
技术支持:北京智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