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强会 - 社会服务

优质地理产品绿色发展模式登上2022北京服贸会
发布时间:2022-9-5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2年8月31-9月5日,以“服务合作促发展,绿色创新迎未来”为主题的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北京服贸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由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优质地理产品生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成果展在北京服贸会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展厅展出。9月3日,中国地理学会同时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主办了“优质地理产品与绿色发展论坛”。案例成果展及论坛活动由WFEO、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信息通信专委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大数据专业委员会、中国生态学会区域生态专业委员会、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出版系统世界数据中心(暨《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编辑部)协办,中国地理学会大数据工作委员会、南开大学承办。

图片
2022年北京服贸会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展厅

图片
“优质地理产品生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成果在2022北京服贸会WFEO展厅展出

“优质地理产品与绿色发展”论坛由中国地理学会大数据工作委员会主任廖小罕、中国地理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地理学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何书金分别主持。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国友代表主办方致辞。他指出,中国地理学会在2021年北京服贸会上领衔启动了“优质地理产品生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2021-2030十年行动计划。该项计划以案例为抓手,以地理科学和技术为支撑,紧密结合地方发展需求,受到了地方政府、企业单位、科研人员以及相关的民众的欢迎。

图片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国友致辞

图片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中委会秘书长陈锐致辞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中国委员会秘书长、“科创中国”京津冀吉挂点工作组组长、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副主任陈锐在致辞中指出,“科创中国”是中国科协打造的创新、创业、创造服务品牌,制定和发布了科创中国2021-2023三年行动计划,旨在通过聚焦多方力量,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由中国地理学会领衔的“优质地理产品生态环境保护与持续发展”项目纳入“科创中国”计划,由全国该领域专家组成该项目专业科技服务团将成为“科创中国”有特色的专业服务团。作为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中国委员会,将继续支持中国地理学会优质地理产品绿色发展计划。

这次论坛上,张国友宣布,经中国科协批准,“中国地理学会‘科创中国’优质地理产品生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专业科技服务团”(简称“科创中国-地标生境”科技服务团)正式成立。“科创中国-地标生境”科技服务团由中国地理学会大数据工作委员会主任廖小罕担任团长,中国地理学会大数据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刘闯担任首席专家。服务团成员由国内该领域知名专家和各案例首席专家组成。

本次论坛以“专题论坛”和“圆桌会议”两种形式共举行了6个板块的活动。关于优质地理产品与高质量发展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原副总干事、欧亚科学院院士何昌垂,吉林省吉林市委常委、磐石市委书记于技群,山东省禹城市委常委、禹城市副市长周蕾,四川省遂宁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罡霏分别从优质地理产品国际化,以及吉林磐石千塘系列、山东禹城麦谷两熟、四川遂宁红薯案例进行了阐述。他们一致认为,地理多样性造就了产品资源多样性,成就了独具区域特色的地理传统。发挥区域优势,坚持优质、绿色发展是案例成功的主要经验。

关于优秀案例国际化发展议题,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欧盟工作委员会会长杨拴昌,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于露分别从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和中国近年进出口贸易发展态势分析基础上指出,包括地理标志产品在内的优质地理产品是中国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领域。抓住窗口期、以多样性和优质为基础开展国际合作,将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

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信息通信专委会专家周翔总结回顾了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信息通信技术专委会从信息通信技术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在联合国互联网治理、世界信息峰会等领域开展合作的历史,他指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将助力优质地理产品绿色发展国际合作。中国生态学会区域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吕一河、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大数据分会秘书长陈从喜就学术团体在促进优质地理产品绿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发表意见。吕一河表示,中国生态学会区域生态专委会成立于2018年,其宗旨是促进区域尺度复杂生态系统研究,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供科技支撑与咨询服务。陈从喜指出,应对大数据国家战略,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于2019年成立资源大数据分会。资源大数据分会将为自然资源数据整合、推动自然资源数据治理提供咨询和服务。优质地理产品绿色发展也是其中重要内容。

优质地理产品绿色发展进程中企业的作用至关重要。徐州康辉百年食品有限公司经理孟东、磐石市供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烽就丰县牛蒡古黄河泛区案例系列产品和磐石系列案例产品的发展和市场机遇与挑战性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解决方案。中国科学院中科生活副总经理张琪、北京明苑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父母食堂项目总经理闫茹从民生消费角度展示了优质地理产品“上科学家餐桌”、“上老年人餐桌”的解决方案。他们的经验为从优质地理产品的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贯通提供了可行的经验。

关于地理科学与技术如何助力优质地理产品绿色发展议题,中国农业大学地理标志产品研究中心主任李保国,丰县牛蒡古黄河泛区案例首席专家、江苏省农科院副院长姚风腾,洋县黑米朱鹮栖息地案例首席专家、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副研究员王永生,禹城麦谷二熟永久基本农田案例首席专家、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副研究员王振波,泽州黄小米(丹川小米)高都镇红黏土案例团队专家杨利斌,磐石蓝家村大米永久基本农田案例首席专家、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副研究员付晶莹,磐石大榛子低山丘陵案例首席专家、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戴君虎,磐石千塘稻永久基本农田首席专家、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宋献方,优质地理产品生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监测设备首席工程师、北京天航华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理祝晓光等详细论证了地理科技在不同案例地区面对的问题和解决途径与经验。

与会专家在总结全国十个省(区)14个案例经验基础上,指出吉林省磐石市在地理多样性基础上开展的5个不同案例的组合模式对地理多样性丰富的中国开展优质地理产品绿色发展具有独特的借鉴意义。

本次论坛还开启了在校大学生参与优质地理产品绿色发展项目新课题。南开大学“优质地理产品案例助力生境保护与乡村振兴”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团马月迪同学报告了他们参与该项活动的计划和行动路线图。她指出,青年一代人如何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智慧?大学生们可以在这项活动中找到答案。

最后,中国地理学会大数据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科创中国-地标生境”专业科技服务团首席专家刘闯研究员对“优质地理产品生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证书、商标、标识、数字化二维码使用授权做了详细说明,并为14个优质地理产品生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颁发了证书。它们是:盐池滩羊花马池镇干草原案例(宁夏)、保山咖啡新寨村热河谷案例(云南)、磐石兰家村大米永久基本农田案例(吉林)、丰县牛蒡古黄河泛区案例(江苏)、洋县黑米朱鹮栖息地案例(陕西)、磐石锦绣海棠宝山低山丘陵案例(吉林)、磐石千塘鱼夏钓冬捕案例(吉林)、从化荔枝江埔街亚热带低山丘陵案例(广东)、禹城麦谷二熟永久基本农田案例(山东)、泽州黄小米(丹川小米)高都镇红黏土案例(山西)、磐石大榛子富太镇低山丘陵案例(吉林)、磐石千塘稻永久基本农田案例(吉林)、遂宁红薯南峰村亚热带丘陵案例(四川)、库尔勒香梨孔雀河绿洲案例(新疆)。

图片
图片
优质地理产品生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证书

(中国地理学会大数据工作委员会 供稿


联系我们

中国地理学会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主页网址:http://www.gsc.org.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

版权所有:© 2001-2025 中国地理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70663      传真:010-64870663      E-mail:gsc@igsnrr.ac.cn
备案/许可证号码:京ICP备18020997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3842
技术支持:北京智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