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天地 - 科普动态

中国(北京)队在第16届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中摘取一金一铜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

2019年7月30日-8月5日,为期7天的第16届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在中国香港举行,由中国地理学会派出的中国(大陆)代表队4名选手与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165名选手激烈角逐,取得了一金一铜的优异成绩。来自武汉外国语学校谈明康同学摘得金牌、山东省实验中学张千一同学获得铜牌。

谈明康同学上台领奖.jpg

谈明康同学上台领奖

张千一同学上台领奖.jpg

张千一同学上台领奖

中国(北京)代表队成员.jpg

中国(大陆)代表队成员

本次参加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的四名同学是通过2019年4月5-7日国际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中国大陆地区选拔赛产生的。他们是谈明康(武汉外国语学校)、张千一(山东省实验中学)、朱容立(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王柯桢(山东省实验中学)。

本次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中国(大陆)队由中国地理学会地理奥赛工作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王民教授担任总指导。赛前,4名队员在北师大地理科学学部经历了7天紧张有序的集训。奥赛集训由王民教授、蔚东英副教授及其团队负责。

王民教授与参赛选手进行交流.jpg

王民教授与参赛选手进行交流

参赛选手在北京野外观察集训.jpg

参赛选手在北京野外观察集训

集训期间,在2018年第15届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获得金牌的三个同学应邀请为集训的同学介绍经验。他们分享了去年比赛成功的经验,也毫不保留地说出自己的失误和教训,给集训的同学以切实的帮助和指导,大大增加了集训同学的信心。

2018年选手张翰林介绍经验.jpg

2018年选手张翰林介绍经验

王民教授与去年获奖的三位同学合影(从左向右依次是张浩然、张翰林、隋兆旭).jpg

王民教授与去年获奖的三位同学合影

(从左向右依次是张浩然、张翰林、隋兆旭)

集训期间,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国友研究员来看望集训队员,鼓励大家积极备考,争取获得好成绩,为国争光。

张国友副理事长看望集训同学.jpg

张国友副理事长看望集训同学

张国友副理事长、王民教授及参赛队员在北师大地理科学学部门前合影.jpg

张国友副理事长、王民教授及参赛队员

在北师大地理科学学部门前合影

在香港比赛期间,4名队员顶住了台风、香港交通受阻等各种困难,积极备考、坦然应对考试,表现出良好的应战状态。比赛之外,队员积极参与主办方组织的文化交流活动及野外考察活动。代表队提交了《Planning Xiongan: A Long-Term Vision of a Smart City》海报。

代表队提交的“智慧城市”主题海报.jpg

代表队提交的“智慧城市”主题海报

iGeoLogo.jpg

国际地理奥赛(The International Geography Olympiad,iGEO)是国际地理联合会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委员会举办的年度赛事。国际地理奥赛的宗旨是:激发年轻人对地理及环境研究的兴趣;通过关注年轻人地理知识、能力及兴趣的表现,积极讨论地理学科在高中学段的重要性;促进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年轻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及了解。

国际地理奥赛始于1996年,2012年之前,每两年举办一次,2012年之后每年举办一次。各参赛队选择本国或地区16-19岁的地理素养水平高的中学生来参加竞赛,每个参赛队学生人数不超过4人。国际地理奥赛的测试内容包括综合问答题、多媒体测试题和野外考察题。野外考察题的内容包括观察、作图及地理分析,通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野外实地考察分析,另一部分是基于实地考察之后的地理综合分析。

自2006年开始,中国(大陆)队正式参加国际地理奥赛,共获得4块金牌、7块银牌、10块铜牌。整体上看,中国(大陆)代表队的表现,越来越突出。

 


联系我们

中国地理学会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主页网址:http://www.gsc.org.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

版权所有:© 2001-2025 中国地理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70663      传真:010-64870663      E-mail:gsc@igsnrr.ac.cn
备案/许可证号码:京ICP备18020997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3842
技术支持:北京智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